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六十八章 天地豪情 (1 / 2)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暮秋时分,当长安城的各色人等纷纷登场,面临着也许是生命最重要选择的时候,令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本应该身处漩涡正当的长乐侯元召,却并不在长安。
自从入秋之后的几场大雨,造成江河泛滥,在天下的许多郡县间引发水涝灾害,民间损失严重。虽然朝廷紧急发出了动员救灾的命令,军民人等齐努力,再加物资的大量调集,有效地缓解了灾情,没有造成饿殍遍地的悲惨局面。但毕竟灾情重大,后续的一些措施不敢有丝毫的疏忽,因此,各地郡县的主官这些日子都忙坏了。责任在肩,莫敢懈怠。
与天下许多地方一样,长安附近的几个郡县也受灾较严重。“八水绕长安”这样的丰沛水系,在平时是极为便捷的交通运输水方式,贯穿东西,纵横南北,为长安成为天下的心创造了有利条件。
然而,世间的事物,有利有弊。每当遇到大雨滂沱,泾渭水系暴涨,这些环绕着长安城的大小河流便对生活在这里的民众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历史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严重的水涝灾情。那些烽火连天的动荡岁月里天灾人祸不用说了。算是大汉王朝最平静的岁月里,这里也曾经数次泛滥几百里,令无数人流离失所家园毁坏。
最近的一次,发生在当今天子刚刚登基不久的时候。那一年的巨大水灾,现在有些年纪的人还记忆犹新。他们都曾经亲身经历过那种可怕的场景。水火无情,吞噬一切,当浑浊的水浪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人力便显得极其渺小,几乎没有丝毫招架之力。
长安近郊蓝田县,渭河水流最大的河段便从这里穿过。在这段日子里,全县下民众在县令大人的亲自带领下,兢兢业业积极备灾,日夜不停地巡守在百里河段。虽然有几次小小的危险,也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相起其他地方的灾难性后果,已经是不幸的万幸了。
天地之间有杆秤,公道自在人心。民众的眼光都是雪亮的,护佑他们家园安全的,这次既不是苍的恩德,也不是什么神仙帝王的点化……阻挡和化解浩浩荡荡洪水猛兽的,只不过是几条普普通通的堤坝和引水漕渠而已。
长安三县之间纵横交错,这些年来总共开通了七八条漕渠勾连。而其规模最大引水量最多发挥出巨大作用的,当首属“龙首渠”。
这条算得是泾渭水系第一条开通的水渠,在长安当地人的印象,被赋予了很深的感情。他们当的很多人,或者是他们已经逝去的父辈,都曾经在当初开挖这条水渠的时候出过力流过汗。而这些年来,更是享受到了它所带来的无数便利。
此时此刻,当雨势终于停歇,风起,翻卷着乌云,河岸北段的大堤,几个了年纪的老者,看着从不远处渐渐走过来的一大群视察险情的大汉官吏服饰之人,议论便带了许多心底的感慨。
“那一年,汲黯大人和姚大人他们亲自带领着大家开挖沟渠,挑运担土,那热火朝天的场面,至今还历历在目……只是可惜,这几位大人都已经作古,物是人非,令人不胜唏嘘啊……唉”
“是啊老汉可也是亲身经历过的人呐。是我们脚下站的这一段,这大段的堤坝,用开挖龙首渠的土石所培筑,而且更是采用了小侯爷的发明,以水泥浇筑,可谓是坚固无。今天回想起来,当时大家伙心的惊,可真是新鲜得紧呢哈哈”
“老张啊,你不要去叹息故去之人了。那几位大人,留下了这样的功绩,在民众心都是对他们十分怀念的。想必他们临去之际,心也是没有遗憾的了……还有老李,在你口里怎么还是小侯爷小侯爷的乱叫呢”
说到这里,这位插话的老者,捋了捋花白的须髯,看了看几位脸露出惊诧和疑问神色的人,又抬头望了不远处正站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在大群人簇拥下观望水情的模糊身影一眼。一种期盼和神秘的笑意便荡漾在他的嘴角。
“已经作古的几位大人,自然值得怀念。但现在要担任主官的这些年轻人,看他们这股子为了民众安危兢兢业业的劲儿,好像也很不错啊……尤其是元侯,他现在已经如此巨大的名声,在朝廷日理万机的情况下,还能够不顾身份亲自涉足泥水勘察灾情……这样的人,如果能够真正的掌握管理天下苍生的权柄,那么可真的是所有人的福祉了……”
几个老者恍然大悟的样子,纷纷点头赞叹不已。随着把目光一起投向那个方向时,却正看到千百人之,那个并没有穿官员服饰只着一袭青衫的年轻人,在乌云翻卷指点山河,神态淡然。
利用两天的时间,元召把所有容易发生水情的几处河段都走了一遍。掌握第一手资料之后,发现并没有预料的那么糟糕,他终于放下心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