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七章 镰勾月 乱风波 (1 / 3)
当夜幕再度降临的时候,海天连接处,弯新月如钩。王险城中的喧嚣渐渐散去,切重新归于平静。冬天里的城市本来就显得萧瑟,在这个大多数人还处于贫瘠的国家里,平常人家更是早早的就关门闭户,或者是早些睡觉休息,或者是盘算着明日里艰难的生计。
最近在都城内外,流传着些很不好的消息。虽然不知道真假,但听了总是让人心慌乱。也不知道是从哪儿传来的风声,说是这次卫王和他的臣民们,要有劫数了。
因为卫王的贪婪,为了侵占汉朝的沧海郡,不惜与匈奴人勾结,屠杀汉朝的军民人等,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以至于惹得汉朝皇帝龙颜大怒,派遣了精锐部队,以他们朝中最厉害的无敌将军带领,渡海来到了真番国境内,不久之后,就会展开大规模的灭国之战了。到时候眼看就是生灵涂炭,生死难料啊……!
这样的消息,是最近几天才刚刚开始在王险城内外流传的。普通百姓虽然将信将疑,但人心惶惶总是难免的。
相比于大多数地方被黑暗笼罩,有几处烛火通明、夜间饮宴、歌舞之声的场所,除了卫王所在的景阳宫之外,应该就是贵族们的居所了。
真番国中,贫富差距严重,大部分的国民被残酷的奴役着,他们辛勤的劳作,为国家出力去战争去掠夺,国库的财富和资源却被以卫王为首的极少部分人垄断着。在这样的局面下,贫者日益贫穷,富贵阶层却更加奢侈无度。
社会不公和压榨造成的反抗也不是没有,不过些底层勇敢的行为,却都被掌握着十几万军队的卫王血腥的镇压了。
小国寡民,君主无德,曾几何时,在大贤箕子的教诲下,流传在民间的那些仁德教化早已经荡然无存。尤其是最近百年来,因为战乱而逃亡至此的人日益增多,更是使这片土地衍化成了唯利是图、崇尚暴力的国度。
有很多人其实早就在暗地里祈祷卫王右渠赶快完蛋!这些人中,不仅仅是平民百姓,有很多贵族对他的不满也由来已久。只不过这样的情绪,没有人敢在表面上表露出来,即便是言行的不满也不行。卫王对待怀有异心者的手段,不是般的残忍。
夜色阑珊中,真番国相崔明贞的府中依然亮着灯火。崔家也算是当地的大族了,他们的祖上自然也是从中原来的,不过那已经是几百年前的旧事。相比起卫姓王室不过百年的历史,崔家对这片土地的认识,显然要更深刻的多。
年近五旬的崔明贞近来感觉很吃力,这倒不是因为朝堂。朝堂上的大事,只要卫王做出了决定,他般不会再有什么异议,奉王令传达下去,照办就是。这不能怪他尸位素餐处事圆滑,而是种在现在形势下最明智的保身之道。
这本来不是他的风格,身为先王遗留下来的老臣,他应该在朝堂上拾遗补漏、犯颜强谏才是。不过,自从这位右渠王继位以来,大搞铲除异己加强集权那套,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弄得朝廷内外腥风血雨,波接着波的诛连治罪之后,他便明智的闭上了嘴巴,从此以后只做个顺从的臣子、泥塑的国相。
卫王其实对他并不满意。崔明贞心中有数,如果不是对崔家百年的根基心中有所忌惮的话,估计他自己也很难幸免。不过,也许是见他确实已经对自己的权威构不成什么威胁,卫右渠放松了对他的警惕,也不再派人暗中监视,乐得让他在朝堂上做个摆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