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江南之乱二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江南之乱二 (3 / 4)
        京口,又名南徐州,这一天京口城外,长江对面,扬津洲渡口,北面五里处的隋军大营,连绵二十余里,八万多征讨军摆开了庞大的阵势,营内锣鼓喧天,人喊马嘶,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此刻在越国公杨素的征讨行营大元帅帐外,像韩世谔这种直阁将军,只能站在帐外等候。

        此刻的帐中,坐在帅案后的,正是这次征南平叛的主帅,越国公杨素。

        杨素现近年约五十,鹰鼻深目,容貌瑰伟,满脸尽是沧桑,三绺长须无风自飘,即使隔着十几米远,韩世谔也能感受到他身上威严,而又强大的气场,穿戴整齐,头戴大元帅金盔,身着虎头吞云铠,外罩大红将袍,正襟危坐,不怒自威。

        只听杨素的声音不是太高,话也不快,但低沉有力的话语中,却透出一股无形的威势:“史将军,你所部的两万人三个月的军需,是否已经准备停当?”

        一个四旬左右,黑脸虬髯,身板象是一座铁塔,双目如电,顶盔贯甲的将领,正是左御卫将军,京兆(大兴)杜陵人史万岁,他越班而出,拱手朗声道:“回大帅的话,末将所部已经准备好了五个月的军需,随时可以出发。”

        杨素满意地点了点头,扭头看向了右边:“来将军,你所部一万五千人的战力怎么样?”

        另一个三十多岁,赤面钩须,孔武有力的将军从右列站出,正是左骑卫将军来护儿,也是中气十足地行军礼回道:“启禀杨大帅,末将的一万五千兵马,末将不随便夸海口,但仍然敢在这军帐中放言,我这一万五千人,上了战场对上那些江南杂兵,至少可以打五万人。”

        杨素微微一笑:“来将军,辛苦了,你最近曰夜艹练,与士卒同甘共苦,本帅也有所耳闻,来日大举出征,一定让你部来打先锋。”

        来护儿看了看帐中的众人,面有得色,行礼退下。

        韩世谔这二位大将都很熟悉,虽然在他们眼里,可能还没自己这么一个都尉的咉像,可是这两位确实是有真才实学的大将,深通兵法,精于练兵,这些人在大隋末世,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帅之才。

        史万岁的父亲史静,是北周的将领,曾任沧州刺史。这史万岁也可以是个中等世家的弟,从就熟读兵书,练得一身武艺,喜欢骑马射箭,身手矫健,眼如鹰隼,是天生的将才。

        当年西魏与东魏在洛阳硭山大战时,十五岁的史万岁随父出征,还没打仗,只看到自己西魏一方列阵时的旗鼓行列,再看看对方的阵势,就对史静此战必败。

        史静将信将疑地命令左右换上便装,迅速地撤离战场,结果果然西魏军惨败。事后史静惊异于史万岁对战场形势的观察,对两军胜负的判断,从此开始对这个儿格外重视。

        后来北周与北齐大战连场,史静战死,而史万岁则以忠臣之的身份袭了父爵太平县公,还被拜为开府仪同三司,正式成为一员武将,但此时的史万岁仍然没有什么名气。

        等到尉迟迥之乱时,史万岁才正式登场,在大将梁士彦的部下行动,有一次天中有一队大雁飞过,史万岁对梁士彦要求射这队大雁里的第三只,结果张弓搭箭,一箭就射下了那只雁,军中将士见此无不叹服,史万岁的名字开始在全军中迅速传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