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二章:神奇的师团
老兵们群情激昂,痛斥着大阪第四师团的种种不是。日本兵对战友都非常互相敬重,他们对大阪第四师团的反应让东海无比诧异,但听了他们的叙述后,更让东海哭笑不得。
大阪第四师团又名“大阪师团”、“商贩师团”,成立于1888年,是日军在二战爆发前组建的17个常备师团之一,属陆军的甲种师团,是日军中的资格最老的师团之一。编组地是日本大阪,士兵主要由大阪的菜贩和游商组成。大阪第四师团,代号“淀”——这个代号可谓独出心裁,其他的日本陆军师团代号多有尚武精神的象征,比如第二师团是“勇”,第九师团是“武”等等,第四师团这个“淀”字的来源是因为有一条淀川河横穿大阪最繁华的梅田商业区,用这个代号真是既有乡土气息,又带有招财进宝的吉利兆头……
大阪师团下辖有四个齐备联队,而且全部配备了日军一流的武器装备,可以称为称日军“精锐”部队。日本国民对它的期望非常高,然而它成立没多久之后,“窝囊废”的称呼就传遍了整个日军。特别是大阪师团的主力核心部队———第八联队,由于其在日俄战争中屡遭败绩,因而获得了“败不怕的八联队”外号。
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大阪第四师团就再没有经历过战斗。直到1937年,由于抗日战争爆发,日军军队总部才将大阪第四师团驻扎在中国东北,编入了关东军管辖。在1939年,诺门坎战争爆发了,日本与苏联在中蒙边界的诺门坎地区发生战火,日军关东军司令部命令驻扎在伪满洲国北部的仙台的第二师团、大阪的第四师团两师团紧急出动,增援诺门坎前线。第二师团也就是仙台师团接到命令后,迅速动员到达战场当天就全部投入战斗,可惜的是遭到了苏军天上地下炮火的猛烈轰击,投入不久就损失惨重。但聪明的大阪第四师团接到出动的命令后却动作迟缓,迟迟未能出发。军医官一下成了师团中最忙的人,整个师团内的疾病患者数量爆增,一时间,满营都是因为千奇百怪的原因要求留守的士兵。师团的日军联队长被震怒了,于是亲自坐镇当起了医务官诊病判断,靠这样卡掉了一大批(轻微患者)才勉强组织好部队整装出发。
俗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商贩们是充满智慧的。第四师团的士兵们又采用了新的办法逃避战争,走走停停,拖拉缓慢。本来正常4-5天就能从海拉尔到诺门坎前线,仙台第二师团只用了不到四天,但八天过去了,同时接到命令的第四师团仍旧没到。神奇的是第九天,第四师团先遣队终于在一路继续增多的伤病号中到达了前线。苏日宣布停战四师团先遣队到达前线的当天,苏日宣布停战了。
听到了这个消息,掉队的第四师团官兵立刻像打了鸡血一样迅速的到达了前线,那些抱病留守的官兵也都立马振奋起来纷纷“带病”要求赶赴前线,同时万分懊恼的抱怨居然没有赶上打此一仗。扬言如果他们去了就不是这战果,要求重新和苏联开战。奇装满员的第四师团返程的时候,立刻成了日军中最威武的部队,而最先赶到战场的第二师团却残兵败将、狼狈不堪。
负责新闻宣传的关东军军官无奈的叹气,义愤中用讽刺的口吻在日军报纸上审查的《我无敌皇军第四师团威势归来》新闻标题改了一个字,变成了《我无伤皇军第四师团威势归来》,大大的讥讽了这支怕死的软脚猫部队。尽管如此,第四师团运气那是不是一般的好,由于日军战事吃紧,各路都急需增援,日军大本营也没有过多的追查,于是调遣其南下增援中原战场。第四师团华丽变身,从关东军成了日军精锐的第十一军中的序列。
关于第四师团,这个商贩师团的名声,中国军队也是早有听闻,在徐州会战期间,**军队就遇到过一支奇特的日军。在被日军铁通合围的情况下李宗仁指挥四十万大军一路拼杀几乎跳出了日军的包围圈。此时的**残军突围后已是伤兵累累,弹药奇缺战斗力锐减。在要穿过鲁苏皖边境一条必经的公路的时,疲惫的中国军队忽然发现路上出现了一支装备精良的日军部队。突然发现了一只这样的精锐日军**军队非常的惊慌,部队无建制的纷纷离开公路撤向附近的山区。并留下决死队要拖延时间掩护部队山区转移。但非常奇怪的是,过了很久都没有日军并没有追击,反而悠闲的还在公路两侧堂而皇之地烧起饭来。这样**部队才得意绕过公路转移。这支和以往**军队遇到的日军部队就是第四师团的南进支队。
消息传到中国军队耳朵里,大阪第四师团的日本兵不会打仗的法就流行开来。在以后的战斗中,中国军队一听对手是大阪第四师团,立刻信心大增,纷纷抢着和第四师团交战。刚到第十一军前线的第四师团猝不及防,他们也奇怪中国军队没有像日军的那样战斗力低下啊。因此依旧消极怠战接连吃了几个窝囊的败仗,还连累了作战部署的其他日军,以至于友邻日军向十一军司令部抱怨,本来能打赢的仗,因为第四师团的参与使得敌军士气大振,也会因此打输…当时,各路日军离开家乡或者驻地的临别致词都有自己的特色,拿第二师团来,战况较顺利时就“武运长久”;情况不妙时就“九段坂见”-也就是**所在的位置。然而第四师团的官兵告别时,却常“御身大切”,意思就是,身体第一,保命重要。
日军在进攻衡阳和芷江时遇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从战斗一开始,来自第四师团的老兵又故伎重演,从军官、士官到老兵纷纷入院。当负伤的日军士兵到医院的时候,那些“养病”的第四师团“前辈”们还要问:“你为什么要这样玩命啊?”当被问到自己为何不愿意参战时,这些“病号”却豪气冲天地:“听这次出击我们是担任佯攻的,这很没有意思,如果是主攻么,自然是要好好打一仗喽。”
当各路日军投入到爆发的太平洋战争对盟军的作战中,第四师团似乎轮到了建功立业的机会。日军大本营特意将大阪第四师团配属给了南方军,但南方军司令部知道该师团的本性,无奈勉强接受,并没有作为主战部队而是将其列入预备队,让其驻扎上海作为守备部队。
一直到一九四二年四月,由于**战场兵力紧张才将其调到了菲律宾,让第四师团参加对科雷吉多尔要塞的最后攻击。第四师团的好运来了,这一仗第四师团一反常态地进展顺利,圆满完成任务,最终在巴丹半岛的美菲军全部投降。事后才知道这并不是第四师团转了性,而是菲律宾的美菲军已经被其他日军轮攻已久,并切断补给很长时间,已到了崩溃的边缘。第四师团捡了个大便宜。即便如此,这样的胜利却给第四师团带来了极大的荣耀,让他们又有了吹嘘的资本。大阪的商贩们不失时机的利用这个庆祝胜利的机会大肆倒卖战时配给物资,乘机大做生意。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第四师团正在泰国的曼谷附近休整。与其他不肯接受战败命运的日军部队不同,第四师团的投降与回国进行得异常顺利。当全体面红体胖、身体健康的第四师团官兵出现在日本港口时,让日本本土那些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日本人都十分诧异。根据统计,第四师团是日军南方军中战死和受伤最少、装备物资保留最完整的部队。就连美军对这个师团的评价也是“爱好和平”。而第四师团回国后,商贩的本能特征立刻表现出来,仅仅在回国后第二天,大批官兵跑到美军兵营前,齐刷刷的摆开摊位,贩卖兜售起各种战争纪念品来。
病房中老兵叹息的认为,对于第四师团的表现,是由于大阪的独特商贩文化造成的。在历朝历代日本各地,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农民依附于拥有土地的诸侯,而诸侯服从于天皇。这种长期固有的社会结构日本形成了日本上下级关系严格,各阶层服从上阶层的精神文化特性,这在二战中日本军人狂热的“效忠天皇”的心理基础。但是,大阪却是日本的另类,长期以来这里是著名的商业城市,居民大多从事着与商业有关,对诸侯的尊重一般般。利益是这里的人最大的追求。而且,就诸侯征收的苛捐杂税等问题,大阪人千年如一日,不断和诸侯大名斗智斗勇、尽其所能的讨价还价,根本没有所谓的绝对忠诚,那些只是口号罢了。因此,就连日本天皇在大阪人心目中的地位也与其他地方不大一样。大阪人不会死脑筋“为天皇而死,为大日本帝国而死”,生命诚可贵。
对于上级命令,大阪的官兵也看作是诸侯颁布的征收苛捐杂税命令一样,本能的讨价还价,因此不会像其他日军那样盲从。甚至第四师团内部还制订了所谓“无益的牺牲不要付出”、“不合理的战斗不要参加”、“穷途的敌军不要追”的“三不要”原则。
日本史学家关幸辅在《日军第一窝囊废师团》的最后部分,对第四师团做了一段结:如果日本的军队都像第四师团这样,大概中日之间也就不会发生战争了吧?要是这样,也就不会有日本战败了吧……
东海在听完老兵们愤怒的叙述后,毫无表情但心怀好笑的走出了病房。他不由自主的对这只曾经侵华的日军竟然有一丝好感。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