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春宫宁寂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2章 春宫宁寂 (1 / 2)
        只见那跪地的宫人神情惶恐,相互瞧了瞧,皆不答话。他见此状,又转眼瞧着他们方才所抬之物,只见那狭长的竹板锈迹斑驳,其上覆着一张破旧的竹席,其下所藏之物,尚且不明,只单从那竹席的缝隙间可以瞧见那沾染于竹板之上的丝丝血迹。班念烈顿生不解,方指着那所藏之物,抬声紧问道:“此下所覆何物?”

        听此厉声的话语,那跪地的宫人浑身猛然一抖,待抬眸迎上了他那紧凝的目光,方又赶忙地垂了下来,哆嗦着道:“此下所覆的乃储秀宫彦妃娘娘的尸体······”

        班念烈闻之猛然一惊,方伸手抬起那破烂的竹席,瞧见其下所覆的尸体,只见那尸体额前有伤,许是死的时候略久,现下已然犯青。这的确是储秀宫的彦妃,刚入宫不久,因年纪尚就被养在了储秀宫,奈何先王一直身在病中不得召幸,其后先王驾崩,便一直不曾见过这刚入宫的彦妃,可现下·······

        “大人饶命,不关奴才们的事,今日宁安寺之人来接众太妃出宫修行,奈何彦妃娘娘死活都不肯随她们去,并将那些教的姑赶了出来,还她正值大好青春,为何非要剃度出家为尼,而后便一头撞在了那南墙之上······”

        瞧着那竹席裹着的尸体,班念烈蹙眉,而后许那跪地求饶的宫人起身,摆手示意他们先行离去。静夜无声,燕平宫中烛火微颤,高越静坐于殿上批阅奏折,心无旁骛,此时,殿下传来脚步之声,他也尚未抬头,却听那脚步之声于殿下骤然停住,只单静立在那,不做过多的打扰,由此,他便知晓来者是谁。

        “夫入夜前来,所为何事?”唯听他抬眸道。

        “本应有事,但见大王忙于政事,如此专心,倒觉得不好打扰。”班念烈立于堂下应声道。

        高越听罢,搁笔于案,方起身行于殿下,淡笑着朝他道:“现下无国事,夫且。”

        “今日,宁安寺姑入宫前来接众太妃入寺修行,那居于储秀宫的彦妃因不肯剃度出家为尼而一头撞在了南墙之上,现下,她的尸体正停于半道之上,因此女性情极为刚烈,又对先王忠贞不渝,遂老臣不知该如何处置才不为过,还请大王明示。”

        越眉心微蹙,垂眸沉思了良久,方才悠声道:“寡人记得,那彦妃刚入宫不久,乃父王年龄最的妃,现下父王已去,她正值妙龄,时光大好,不肯剃度出家也是情理之中,若果真如此,她大可请求出宫,寡人也定会准许还她自由之身,现下倒好,白白搭了一个年轻女的性命······”

        “大王。”班念烈抬声打断这荒唐之言,此刻,他瞧着眼前这滥情多思的帝王,正声道:“自古帝王驾崩,身后嫔妃多是陪葬祭灵居多,我大燕亦是如此,但太祖燕靖王仁慈,认为此法太过残忍,便于祁郡深山之中建了一座寺庙,亲手拟名为宁安,欲在自个儿去后将众位嫔妃安顿于此,且将此令晓谕后宫,遂帝王故去,嫔妃若不愿殉葬,剃度出家乃是最佳之举,一来可守节,二来可于佛寺之中为先王诵经祈福,如此两全之策,奈何大王会道出放太妃出宫之荒唐言语呢?”

        “正值青春的女却要剃度与那青灯古佛相伴,实在是可惜······”

        “纵使她再怎么正值青春,那也是你已故父王的妃,容不你生出半点怜惜之情。”

        “·······”

        瞧着此时沉默不语的高越,班念烈沉住了心气,方又缓声道:“那不过是些女罢了,举国上下,正值青春貌美的女多的是,越儿身为大燕之王,想要何种只需一道命令便会有大把的女送入宫中,纵使来此蹉跎了时光那也是她们的福气,帝王终有后宫三千佳丽,越儿亦是如此,到那时,夫希望越儿能明白:于身为帝王的男而言,眼中所瞧的皆是江山社稷,女再青春艳丽也不过是这江山的陪衬。”

        “若是待寡人驾崩之日,会误了如此多的女,倒还不如孑然一身,不封后选妃。”闻他此言,越瞧着庭中梨树的孤影,眸光空直,喃声道。

        “若越儿做得到,固然是好,若做不到,纵使拥那后宫佳丽三千,且就乐享之,雨露均沾,切莫多情。”

        此话太过轻描淡写,越听之却实为惶然,他转身,于殿中徘徊,孤影于烛光下显得犹为高大。春夜宁寂,风过竹梢之声清晰可闻,良久,许是思有其果,唯听他背着身悠声下令道:“太妃夏彦,因思念先王心切,殉情于储秀宫南墙而去,甚为刚烈,且将其尸送往燕山陵穴,以妃嫔之礼下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