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三零二章 换方法 (5 / 6)
杨景行坐下后先讲最著名点的:“《命运交响曲》动机的出现,我认为巴克豪斯的演奏最具特点,像这样……”
讲座人的演示让听众们连连点头,还做出那些大惊小怪的表情。
杨景行又自说自话了:“塞尔金的音色处理最具风格,相信有很多人喜欢这样的神秘变化……”
听了四五个小节演示就瞪大眼睛捂住嘴巴这种事情,浦音的学生是真干不出来。
杨景行还是稍微看一眼听众:“里赫特的音色同样迷人,但我觉得值得称道的是他对两段材料之间对比的加强突出,大概像这样……”
已经有学生在扯自己的头发了。
讲座人不会欣赏的,他边举例边模仿的全是大师们的突出特色,完全不涉及不足之处,比如贝克豪斯对再现部的独特处理,肯普夫的明暗变化和首位衔接,霍洛维茨的层次清晰,施纳贝尔的左右手对比,布伦德尔的维也纳风格……有时候还不得不对比一下演奏家在弹其他曲目时的演艺方法。
听众们逐渐就麻木了,到后来都没什么表情和动作了,也没人搞记录了,反正也要熬到头了,看着就得了。
又有人进音乐厅了,这个迟到迟得过分了。柯蒂斯这纪律也成问题,居然也放进门,同学也见怪不怪还是事不关己。
当这个在讲座还有几分钟就要结束时进场的人一手提着琴盒一手去墙边提了小椅子绕到后场坐下时,大概是因为穿着还是身姿步伐,逐渐地吸引到了越来越的人的注意,而且很多人看了第一眼就就要赶快看第二眼甚至第三眼,然后有些人再看台上时神情都变了,有的欣喜也有的像是惋惜。
最赶时间的其实是讲座人,这第三乐章才刚开始呢,他更没空去招呼迟到的人。听众们也没被迟到者新鲜多久,没一会就又被台上麻木了。
对第三乐章的再现部和尾声,杨景行都一句话带过了,懒得细说什么了,最后还是想起来搞个小互动:“我再弹一段第一乐章。”
听众们继续麻木着。
这次讲座人弹得比较多了,接近三分钟的热情疯狂片段,听众们好像感受到了什么,给出一些反应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