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欢迎大家丰富小圈子 第六百六十四章 报道 (3 / 6)
老师说:“上午有两个小时的外出安排,主要去看看古罗马剧场……采访的时候,他们其实对你是很有兴趣的,问得也比较多,不过我看喻昕婷,可能不敢说还是怎么不理解国外的艺术氛围,感觉有点太保守了,我们侧面提醒了一下,也不知道她懂我们的意思没。”
杨景行说:“这些我们都有沟通,没问题。其他方面,毕竟第一次出国,多麻烦你们了。”
老师对自己经验丰富的团队很有信心。
杨景行又问:“票买得怎么样?”
老师略一沉吟:“还行,明天还有一天嘛,应该还不错……主要是这一次没怎么做华人华侨的联谊,以往跑几个国家过来的都有。”
杨景行祝对方一切顺利,挂电话后看着词典给里昂院的教授写了一封英文邮件,也很快收到了回信。两人相差几十岁的人都挺客气,不过也有许多共识,而且信件中都有语法错误。
十四号下午,杨景行接齐清诺的通知打开了浦音官网,两篇报道,醒目的头版头条是《里昂,我们来了》。
报道篇幅不短,介绍了乐团欧洲巡演的时代背景,回顾了八十周年校庆的一系列成功,吹嘘了乐团到达异国他乡后所受到的热烈欢迎,介绍了将要合作的音乐家指挥家,参与演出的学校师生,也提及了杨景行同学的作品。
另一篇报道《我校演出团接受里昂国立音乐高等学校学报采访》,原创篇幅短小,但是配图了,图片是截取的里昂院的网页,看不太清楚也没关系,反正杨景行也不认识法文,但是有喻昕婷几人的照片,然后就是翻译内容。
浦音的文字介绍就是乐团到达后立刻展开了紧张的排练工作,并且开放了媒体参观,然后接受了里昂院的专访。
翻译的能容就长得多了,开篇是报道者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自述一下,说自己刚开始接到采访任务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境,然后却意外地接到学校著名教授的推荐信和对采访对象的高度评价,于是他就提起了兴趣。
报道者参观了浦音青年交响乐团的排练,听了著名中国作曲家的交响曲新作、听了声乐系学生的经典曲目演唱、又听了从没听说过的学生作曲学生演奏的钢琴协奏曲,是越听越震惊,然后就带着全新的眼界和尊重以及万分激动的心情吗,对音乐家们进行了采访末世重生之风光无限全文阅读。
报道者的第一个采访对象是浦音青年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之一,也是指挥系的老师,一共八个问题,主要内容是报道者对和乐团演奏的《毅庄诚交响曲》的奉承以及指挥的谦虚,当然还有两人多作曲家共同的赞美。
看样子,浦音人说的话也是从法语翻译过来的,那些翻译腔,熟悉的人读起来肯定会觉得有点别扭。
第二个采访对象是乐团首席小提琴老师,只有五个问题,内容是体现学生为主要组成的乐团让人惊讶的音乐表现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