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回 大计出百辩功成-17-激辩 (2 / 4)
却听吴长老不耐烦道:“你啰啰嗦嗦说这么多有什么用?什么重大风险?神教这么多年不是好好的过来了吗?有点儿风险又怕什么?”
萧红怡却并不着急,依旧娓娓道来:“吴长老有所不知,本教如今的情势,与从前不同。譬如第三代教主的时候,生意刚开始做大,还有了本教第一代幽冥三使,其中两使还是一对夫妻。但好景不长,没过几年,三使只剩下一使勉强维持生意,每年只能接一两单,有时甚至连一单也做不成。我反复查阅本教典籍,才发现是因为那对使者夫妇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中了埋伏,双双命丧敌人的陷阱之中。而剩下的那位使者,因为偶尔受伤,也需要调养,所以根本无力每年接四单生意。三代教主花了几十年时间,陆续从新弟子中培养了几个使者,却全都不顶用,只好请早已不再年轻的左右护法顶替。直到年近九旬的时候,才发现了新的人才,使本教生意得以继续。而三代的时候,因为教众不多,每年的花费不大,所以每年少做两单生意也能撑下去。但如今,每年如果少做一单,便没有了盈余;连续几年少做两单,家底就没了。家底没了,就意味着没有了回旋的余地,只能压缩开支。教主掌教这十多年,大家已经过惯了舒坦日子,如果让大家再去过苦日子,只怕没人受得了。”
吴长老身后一位长老道:“我们这些老货,都是吃过苦的,现在老了,照样能吃苦。再说,怎么就能那么倒霉,坏事都让咱们碰上了?”
“郑长老不必着急,我的话还没说完。”萧红怡仍然面带微笑,续道,“方才吴长老也有同样的疑问,教主与我等的结论是:本教延续至今,一半靠的是实力,另一半,却是运气。否则,通天教当年何等威风,如今却一分为三,天各一边。为了使者之事,我与教主、左护法遍察门内诸弟子,却没有发现后继之人。本草贤侄算是意外之喜。若没有本草贤侄的及时出现,本教每年可能只能接两单,就算我们三位老使者能够顶替,也撑不了几年。教主身体还行,我和张师兄身上都有不少旧伤,只要一次任务里再受伤,只怕这辈子就不能执行任务了。而教主身系本教安危,也不能年年外出执行任务。而本教十年之内,也不能再出一个使者之才。”
“可怜我的孙儿,硬要逞强,我早该拦着他的。”封长老忍不住叹息。
龙啸海道:“找不着合适的人,也只能比武决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萧红怡继续道:“使者的问题,只是风险之一。最近两年,合适的生意越来越少,价钱还有下跌之势,而任务的难度却在加大,本教的支出也一直在涨。如此下去,就算使者这边不出问题,本教的收支也会逐步倒悬。所以,我与教主、左护法及几位坛主多次商议,苦寻长久之计,最终的结论,便是另谋出路。否则,或许不出十年,本教的形势便会急转直下,难以收拾。”
此言一出,立时引来众人一片低语。
封不止沉声道:“你们找到了什么出路?”
“这个,还是请教主来说吧。”萧红怡说着,向龙啸海一抱拳,走上台阶,坐了回去。
龙啸海微微点头,站起身来,朗声道:“在座的各位,都是本教的骨干;站着的各位门内弟子,则是本教未来的骨干。大家今日聚在此地,就是为了商定本教的前程大计,希望大家要以神教前途为重,议事论人,不要掺杂个人恩怨,那样,就太小器啦!”
顿了一顿,龙啸海又道:“我与左右护法及总坛毕坛主还有徐州、汴州、洛阳、蔡州、襄州、沧州几位坛主反复商议,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本教当前的赚钱模式已不可持续,必须尽快由暗转明,这样才能有新的出路。为此,我们想出了两个办法,其实也可以说是一个办法。首先,就是要另立门户,正大光明地招揽生意;其次,是让弟子们正大光明地干事赚钱,具体来说就是为天下各国的富商巨贾保驾护航,排除险阻,让他们赚更多的钱,咱们也顺便分一杯羹。这样赚钱,比现在这些一锤子买卖要长远得多。各位不妨好好议一议。”
话音方落,阶下已是议论纷纷,龙啸海仔细分辨,既有感到欣喜振奋的,也有感到茫然忧虑的。众人反复权衡利弊,一时人声鼎沸。
王本草并不懂神教前途之事,但自从坐到使者座位上以后,听着众人的争论,他突然意识到:如果真能另立门户,摆脱杀人的营生,对自己倒是天大的好事:一来不必没来由地取人性命,二来可以多与武林同道切磋武艺,三来寻找那位岳小姐也会更方便。一念及此,王本草已然胸有成竹。
良久,人声渐歇。龙啸海朗声道:“请各位坛主、各位长老、各位使者和两位护法都说说意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