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三章 鸿门宴 (2 / 3)
看着轿落地,萧稹含笑大声道:“二位远道而来,免礼了吧!”着从容走上前,在丹墀下一手挽起一个,呵呵笑道,“倒没料到你们来得这么早。在都城还过得惯?这里天气比不得南方,要多加些衣服才成啊……”一边,一边沿甬道向正大光明殿徐步而行,语气神情间透着十二分亲热。
上书房随侍大臣司马倪,薛必隆,议政王萧杰,大将军吴浩泽等率着部院大臣,早就候在殿口,见他们过来,忙一齐跪下,直待三人先后进殿,方起身鱼贯而入,一斜溜儿伏在殿门口。
“你们住在哪里?”
萧稹命耿徐启光,黄湛坐下,端起御案上的茶水啜了一口,这才仔细打量面前这两个人。两人虽是在齐国为官,也只不过是挂名的闲散官员罢了,曹泽萧言叛乱之时更是早早将他们调出齐国都城以免生事端,细细算来,已经离别整整六年了。黄湛已大见衰老,目光也失去昔日的神采,顾盼时头部不断地癫颤,手足都显得有些呆滞。徐仲的长徐启光却正当盛年,挺胸凹肚,正襟危坐,目光炯炯地看着萧稹,听到问话,忙从椅中欠身,赔笑道:“我们二人现在都住在三朝王府里,一切都顺当。”
三朝王府是自齐国与三朝交好以来,先王萧隶特别下令建立的府邸,有三朝来的官员使臣均住在这里。
萧稹点点头,心底里慢慢回想着隐卫和沈炼调查来的关于徐启光和黄湛的情报。黄湛与黄静忠年龄相近,一大把年纪,却是个吟风弄月的浪荡公,虽然是在齐国的人质,心却大得很,诗酒以外不问政事,用沈炼的话便是“稍有晋人风度,绝无宗亲威仪”。比不得徐启光,明面上老老实实,背地里却和外边的各地大员广为结交,三两日便和三朝书信往来一次,是个十分有城府的厉害角色。
听了徐启光的话,萧稹沉吟片刻,转脸吩咐侍立在旁的总管太监李慧:“传话给内务府,赐银二位大人每家一千两银,作为旅费。”
又向徐启光,黄湛二人笑道:“我知道你们手面大,不要嫌我气。只是之前曹泽,萧言造反弄得齐国乌烟瘴气的,也让你们二位受惊了,我听人,二位人品才学都是拔尖的,以后还要朝廷里的事情和三朝的事情还要你们多多操心了......”着,又笑了笑。这两个“好“,当然就是对此毫无表示的白辰逸的“不好”。
黄湛见徐启光不搭腔,忙笑道:“咱们们便有一千万两银也比不得这一千两体面。这次来都城,听,王上勤政得很,还常常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句不知上下的话,王上如今到底年轻,不晓得爱惜自己身,到了老臣这把年纪才知道呢!王上一身系着齐国那么多的百姓,更要多多节劳才是!”
“我何尝不想享福?事情太多,不得不如此啊!”萧稹目光闪烁地望着外头白雪皑皑的宫院,心想着我出宫的事情还真是名扬四海了,脸上只得装出一副悲凉的样,款款道,“燕国境内起义军势头很是猛烈,最近竟然偷偷潜入齐国境内,杀我千余百姓。还用死人尸体搭起架烧孩吃!西北上后汉的事更乱......”他长吁了一口气,接着又道,“还有黄河、淮河,去年秋天决口三十四处,二十多万百姓出外逃荒……”萧稹摇摇头,没再下去。
徐启光,黄湛二人本以为这次突然的召见是场鸿门宴,轻则旁敲侧击,通过他们告诉三朝不要轻举妄动,重则直接把他们抓起来作为筹码也绝非不可能的事情。结果来了之后,也不过是君臣直接的家常话,或者,更多的是萧稹自言自语地跟他们发牢骚。
看着萧稹满是怨念的脸和不完的牢骚,面前坐着的不像是什么君王而更像是个絮絮叨叨的老太太,二人有些莫名其妙,这位齐王把自己叫来,就是来发牢骚的?
一干大臣们倒是一副习以为常的样——王上处理朝政的时候大多数都是神经兮兮地絮叨一番,一大堆不相干的话题,然后再做决定,久而久之,他们也都习惯了。
“所以北方的冬天真是太冷了,早上我从被窝里起床,一想到外面冷飕飕的,都没有动力了。外面也都是些枯枝败叶,无趣得很,还是南方好,四季常青,我也好想去南方啊.......”看着两人昏昏欲睡的模样,萧稹突然话锋一转,“起来,第三位王白辰逸怎么没派人来啊,天太冷不方便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