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89. 陷入包围 (1 / 3)
冲锋在前,撤退在后。
这是连长排长这样下级军官的职责,作为战场上最灵活有力的作战单位,需要主官带头行动,追求作战速度,以及局部的作战强度。
如果连排级干部都要像中高级军官那样,在后面审时度势再作出决定,明显不能满足快速反应的作战速度。
连排级军官领导的是最底层的士兵,士兵们很简单,就是跟着带头的走,冲锋时候,带头的在前面,就跟着往前冲,带头的躲在后面不冲,士兵自然也是磨洋工。
撤退时候,带头的先逃,士兵们肯定一窝蜂争相逃走,而带头的留下来押后,士兵们才会井然有序地撤退,或者也愿意留下来阻击。
这就是当年的黄埔精神,切入要点解决了当年中国军阀部队的致命弱点。
北伐统一战争时候,国内特别是北方一些军阀,不管是装备还是训练、甚至军官士兵的作战素养都强于仓促成军的黄埔学生军。
那这些老牌强队,又为什么会败给学生军娃娃兵?其实就是败给了黄埔精神,黄埔学生军用革命理想来武装头脑,以冲锋在前撤退在后的作战精神来贯彻战斗。
而北方军阀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大部分是把当兵当成一种职业一个饭碗,不至于为了个饭碗而去拼命掉脑袋,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官兵个个以保命为主。
因此,高下立见,北伐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北方的老牌强队,当然,北伐军的底层军官特别是连排长的牺牲率是非常高的。
正因为有大量连排长的前赴后继冲锋,才会带动千千万万的士兵们不惧生死勇往直前,统一全国。
现在面对更加强大的敌人,面对残暴的异族日本侵略者,底层军官更是要发扬冲锋在前撤退在后的黄埔精神。
牛牯不是黄埔军校毕业生,但他在部队里耳濡目染,以及平时工作的要求,让他也接受这种国民革命军的建军精神。
至于后来解放战争时期,国军表现和抗日战争时期反差如此之大,也是有诸多原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