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92. 305团张灵武 (2 / 3)
此事一出,各界愤怒,妇女界更是抗议如潮,连宋美龄也认为“枉杀无辜,天理难容”,**见舆论四起,便下令将张灵甫押解南京,监禁法办。
张灵武在前往南京的路上,一没有捆绑,二没有人押送,他自己一路步行,一路卖字,独自来到了南京模范监狱。
抗战军心,战争年代急需军事人才,就网开一面,没有枪毙,让其戴罪立功,张团长出狱后,因为他的臭名声已经全国皆知,很多部队已经不敢要他了。
正好那个时间51师驻扎陕西,王师长知道这件事,就找到这个黄埔四期的学弟,请他在师部做高参。
张团长为了悔过从新,没用原来的名字张钟麟,改为张灵武;刚好在淞沪会战时候,西安保安团的几千陕西冷娃增补进51师,为305团,王师长就叫西安人张灵武前去接兵,担任该团团长。
等305团准备就绪,从西安赶过来时候,淞沪会战已近尾声了,因此,这次接到命令,在苏州的太湖东北方向边上望亭,占据阵地,准备阻击日军追兵,掩护国军大部队撤退。
由于防线过长,一边要防止日军的汽艇部队从太湖岸边登陆,一边要防守京沪铁路137号铁桥,以及京杭运河的大桥。
兵力显得非常不够,其他地方由51师151旅协助防守,但他们在淞沪会战中已经打得死伤惨重疲惫不堪,现在扼守主要路口的主阵地,只能交给生力军305团了。
日军一旦突破望亭的防守,那正西撤至无锡的几十万大军,将被至于日军的枪炮之下,类似之后欧洲战场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一样了。
这些撤退的部队都是国军的精锐,尽管是残破不堪,但也是国家军队的精英,一旦被日军围歼,整个国家将无力再战,要么灭亡,要么投降。
所以,305团的任务却是整个阻击战线最沉重的,日军要追击,最快捷的路线就是走京沪铁路线,直接撵着国军到南京。
因此305团,就摆在京沪铁路线的苏州到无锡的扼要地段,望亭镇的137号铁桥,只有死守在这里,才能将疯狂追击的日军拦住,哪怕是堵住一天,就能救下好多万部队出来。
所以305团刚由陜西警备旅拨来,都没机会向直属旅长李天霞报到,就临时被拨给第151旅旅长周志道指挥,去防守第74军、甚至是全军最关键的防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