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四章:大块头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三十四章:大块头 (1 / 3)
        奏疏传到内阁,认为杨镐失败有因,正是战时不宜换将,其实更多的原因是因为杨镐是他们推荐的,如果换将等于认同杨镐的无能,是打他们的脸。从未想过国家的利益,士兵们的鲜血难道还比不过他们的脸皮?</p>

        万历很气愤但他也只想结果对过程并不在意,内阁不同意换将,他也并不在意但还是认为只有李如松靠的住,再次建议任命李如松为都督统管辽东军事事务。</p>

        明朝都督也是一个地区有重大军事行动临时任命的官职,比经略大。引起内阁大臣、朝廷言官的一致反对。这次出兵援朝集浙、陕西、山西、京城、辽东各大精兵是明朝全国的主要部队,非同小可。</p>

        在大臣们的心里;唐朝“安史之乱”就是藩镇割据拥兵自重,权力过大,公然造反引起全国大乱的根本原因。深刻历史教训使他们对李成梁本来就忌讳,再加一个李如松和李成梁有五子都是副总兵官员让他们如临大敌,不符朝廷御将之道,说是前门拒虎后门进狼。</p>

        明朝历来是重文轻武,认为军人粗鄙,有勇无谋,进士出身为将符合明朝传统,上书给万历责李如松以总兵身份入朝,受命于杨镐指挥。</p>

        李如松上书以部队疲乏为由迟迟不肯出兵入朝,内阁提出李如松不听兵部军令,转派李如柏任总兵出兵入朝。</p>

        就这样推来推去时间过去月余,万历皇帝品过味来,派李如柏那不是换汤不换药吗?再说李如柏怎么能同李如松相比?内阁这帮老家伙是糊弄我,大明江山是我朱家的,我都不担心你们不是咸菜罗卜淡操心。李如松迟迟不出兵肯定有原因,一个战功显赫的战将受命于一仗未打过的杨镐确有不妥。</p>

        最后又英明一回,不管内阁大臣和言官的意见直接下旨;任命李如松为辽东都督统管辽东一切军事事宜。</p>

        明朝后期就是如此意见永远不能统一,每天就是打口水仗,有些大臣乐此不疲养成习惯,别人反对的他就支持,别人支持的他就反对,根本没有国家利益、公理、道德、正义的存在。这与万历多年不上朝,荒废政务,大臣敷衍搪塞,社会风气败坏息息相关。据历史记载当时朝廷分“清流派”和“浊流派”两大派相互明争暗斗,引起派系、党争的源头,这也是大明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p>

        李浩然大病初愈闲来在院内走走,却冻的受不了,东北的天气已经到了零下三十几度,刺骨的寒风深入骨髓,他娘把一件收藏多年的虎皮裘衣披在他身上。</p>

        “九儿、自小身体就单薄要多穿点。”</p>

        “谢母亲挂念,孩儿挺得住。”</p>

        李如松急冲冲赶来:“九弟、皇上任命我为辽东都督,这下可以出兵了吧。”</p>

        “大哥莫急,出兵是自然了,可你太着急让皇上认为你是要官吗?对我李家不利,所以要拖上两天才好。”</p>

        网网推荐:

        br/>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