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九章:验收吧 (1 / 2)
但在封建传统,儒家礼教的士大夫眼里还是大逆不道,万历皇帝和叶贵妃也一样,郡主的婚姻是他们做主。陈太后的说情有一些松动,但还是要李浩然有功名,有一定成绩,郡主不是白嫁的。</p>
李浩然抽空跟李平天说了汪锡、吴大朗参军的事,得到李平天的许可,他也认为是好事有了亲信可以控制下面的士兵。</p>
李浩然每天还是查看生产新火器的情况,特别是枪管的生产,他可不想因枪管爆炸影响军队的士气。亲自跟着工匠干活,搞的工匠不自在,其实他在摸索为什么冶炼温度上不去?</p>
有一种说法是唐代冶炼技术已经有很高水准,但后来失传到了明代连唐刀都造不来。李浩然观察几天后得出结论并非如此;明朝已经开始用焦炭冶炼比唐朝要先进的多,唐刀重要的程序不是冶炼,而是在锻打时加入其它金属,使它变成合金钢才能做到削铁如泥。</p>
他发现明朝冶炼时都不知道加脱氧剂,干炼,无法使矿石中的磷、硫排出,减少碳含量,而且冶炼炉还有很多不足。他命人把冶炼炉顶端开个小口,找些生石灰当脱氧剂。工匠们反对说上面开口漏气温度会降低,加东西更无出处,无迹可查。</p>
把李浩然噎个半死,他所知道的是1957年西班牙发明的最新炼钢法,由顶端灌入空气后,造成炉内流动加快,温度不降还会升高,脱硫效果更好。加入生石灰可以把矿石外表包层打开便于矿石溶解。</p>
李浩然也没工夫跟他们解释,以权压人,开始冶炼出了几批废品工匠们脸色凝重,心里不知道怎么骂他,又来个指手画脚的官僚,浪费矿石。等到真正出来白色钢水时,工匠们立刻露出笑容欢呼雀跃都说我们这位小督造司确有本事。经过李浩然对冶炼的改造,枪管的质量得到保证,起码可以延长使用时间,造出了第一批100支新式火枪,李平天知道马上就把枪拿走了。李浩然近水楼台先得月偷偷给自己准备了两把短鸟铳,藏在家里一把,随身带一把,古人好斗他无缚鸡之力,没有防身的家伙事心里总是不踏实。</p>
晚上李浩然回家到中堂会见李平天,说自己知道一个秘方可以造很简便的制火器具,出资也不大,能补点家用,但朝廷有规定为官不能经商李家不能出面,看管家是否可靠,嫂子从旁打点。明朝姑娘小媳妇不能出门,李平天近四十的人了,夫人也有三十老几在古代这个年纪就成老太婆了没人说三道四,他们有一儿子因爷爷奶奶舍不得留在辽东。</p>
夫人说“管家倒也可靠,是从老家带来的,倒是你的什么配方是否管用?”</p>
李平天插话道:“小五的本事连工匠们都佩服,我看不差,夫人正好无事,也可从旁协助。”</p>
商量妥当后李浩然又建议从老家再找个老实可靠人,因为大哥就要到太原任总兵一职,管家也不能跟去。李平天听到感到诧异:“又说此事,你怎么知道?”李浩然也只有天机不可泄露为由。</p>
火柴工艺制作很简单;就是用木棍粘硫磺为头,取红磷做皮粘到纸上即可。李浩然利用兵仗局材料之便偷偷做了样品,拿回家给大哥和嫂子看。</p>
两夫妻看后大为赞赏:“有了这东西烧火做饭方便多了,也不用随身带一大堆。”因为古人的火镰是由三部分组成,硬石头,蒿草,铁通条每次出门还要带着多麻烦,也不嫌累。</p>
李浩然找到汪锡、吴大朗反正现在无事,帮他开火柴厂每月给他们发工钱,省的到处惹是生非。两个人分工;汪锡负责招人找老实能干活的就行。吴大朗负责买材料:硫磺,红磷,木材。吩咐管家在城郊选厂址,现在管家对李浩然服服帖帖大有悔恨之意,看到李浩然没怪罪他还让他干这么重要的事,更加卖力。</p>
就这样火柴厂悄然开张了,总共投资一万两银子,两家各出五千。李浩然把火柴盒做成几个品种,分高、中、低档,把高档的利用写信给郡主带入皇宫推销,郡主等于成了他免费推销员。</p>
火柴的入市,引起不小的轰动;李浩然的发明等于带入了工业革命的苗头,使奇技淫巧之术方便于千家万户,连万历皇帝看后都说方便了许多。</p>
前来订货的可以说朴天盖地,应接不暇,全国各地客商蜂拥而来,连蒙古人,女真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