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六章:笑不出来了
郑和盯了李浩然很久,他有点不相信李浩然的说法,这种困扰水手多年的病症竟然是如此的容易解决,还是出自一个小孩之后,郑和当然会怀疑。可是李浩然并没有欺骗他的道理,也说得在理。跑船的人其实并不缺食物,茫茫大海有很多的可食用鱼类,船上也一般会备有鱼竿跟渔网,可蔬菜和水果就有点困难了,因为蔬菜和水果都不好保存。而坏血症也的确是只需要到达陆地,吃上几天清淡的食物就可以恢复。但是,李浩然并没有跟郑和说清楚他看的是哪一本医书。</p>
最终,郑和还是点了点头说道:“多谢小师弟,是你让数万水手可以活命,造福后世。我会马上派人去准备的。可光靠谢又不够,不知道小师弟有什么喜欢的吗?等我这次完成皇命回来,我可以帮你带点稀奇的玩物送你。”</p>
非常人,做非常事。郑和没有多加询问,他选择了信任李浩然。最终的结果将通过他的这一次航行来验证,无论结果如何,李浩然都是一片好心。如果真的有效果,那真是对无数水手的天大喜讯。所以郑和先承诺要给李浩然答谢,当然一切要等到他出使西洋返回之后。</p>
郑和要送东西,李浩然当然接受!不过他首先想到的却不是西洋诸国的奇珍异宝,他先说道的是:“听说琼州府(海南岛)有一些野稻子,似乎长的很比江南种的水稻要好,可以的话,请郑叔叔帮我带些回来。前往西洋诸国的途中,郑叔叔如果看到一些中原没有的,可以食用或者有其他价值的植物也请带回来。对了,特别是一些可以当主食的,适合在所有土地种植的,最好是适种于干旱不肥沃土地的食物。还有就是……”</p>
李浩然似乎还想到一些其他的,可就是暂时想不起来。灵魂与精神是成年人的,可身体与脑袋却是小孩的,而且穿越的时候也是突如其来的,很多事情真的记不住。</p>
听到李浩然说的都是有价值的作物,郑和笑了。道衍的确是收了一个好弟子,他全都明白了。郑和笑着说道:“小师弟,民以食为天?!是不是这个意思,我都知道了,我会让人注意的。只是,你就不考虑一下别的,比如说传说中的南海珍珠,还有海中宝物珊瑚吗?”</p>
“郑叔叔,还是叫我浩然吧。小师弟这个称呼我受不起,我还是个孩子。郑叔叔知道我的意思最好,民以食为天,小老百姓吃饱了才可以做很多事。珍珠、珊瑚什么的当然好,可送多了也不好,可以的话就送我三件过得去的首饰吧。一件给母亲,一件给小娘,一件给虎涵,一人一件刚好。”</p>
李浩然说着,还特意摸了摸身边站着的李虎涵的小手,郑和都看在了眼里,也笑了,羞得李虎涵整张小脸都红了。</p>
“哈哈,这么小就学会怜香惜玉了,很不错,很不错,哈哈。看来浩然你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只是你似乎忘了,你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好兄弟李成应也需要送点什么礼物给他吧。他可是你的父亲。”</p>
混乱的称呼,但也没什么好讲究。郑和现在就知道,他很喜欢李浩然这个好兄弟的儿子,也是佛家师父的关门弟子。等李浩然长大了,他会想办法帮助李浩然的。</p>
“那个,就算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母亲与小娘打扮得漂亮了,最享受的还不是父亲,也就没必要再送父亲什么了。我李家失去的东西,我和我父亲会自己取回来。只是,有句话不知道该不该对郑叔叔你说?!”</p>
李浩然有大志,人小鬼大,可还有不敢说的。郑和很是好奇地回答道:“说吧,我可不觉得你有什么不敢说的。看来道衍师父让我来见你,颇有深意。”</p>
郑和的微笑是最好的鼓励,李浩然也就大着胆子说道:“郑和叔叔,以我大明的国力,大明的船队的强大,一定可以让沿途的西洋各国俯首称臣,依附我大明天朝。可是我觉得这样远远不够,船队到达一次,下一次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次到达,两国之间的感情肯定会有所减少。如果可以的话,其实我们可以再沿途经过的国家设立使馆,所谓的使馆也就是大明派出某些有身份的官员,在所在之国宣扬我大明之强,大明之富庶,还有中原千百年的汉族文化。这样的话,既可以让西洋各国世世代代向我大明纳贡称臣,也可以时刻了解当地的情况。安南之事相信郑叔叔你也有所耳闻,
网网推荐:
安南之事最大的关键就是我朝没有时刻派驻安南的官员,才会被小人得逞骗去了册封。当然了,要直接派遣官员的确有点困难,可航行之中肯定会有一些随行人员身体不适,需要留在当地休养,只要把使馆建起来,就可以开创使馆之先河。日后再派遣正式的官员,这对我大明朝日后对西洋诸国的宗主国地位十分有用。还有就是……”</p>
李浩然又沉默了一会,郑和这个人他还吃不透,所以李浩然想先看看郑和对前面这些话的反应。而郑和的表情只有一个,那就是思考,他正在认真思考。</p>
李浩然继续说下去:“还有就是,既然要设立我大明使馆,那就要有相应的房屋、土地与人员。因为这些在异域番邦的人,代表的是我大明天朝,必须要拥有自己的一块土地,还有保护自身的兵力。既然派了人过去,那当然也要有一定的家属居住之处,总不能让派去的官员孤单在外。还有就是,还有就是,既然是大明的官员,那当然也要为我大明百姓做主,对前往西洋各国进行贸易的大明子民,使馆的官员必须要给予一定的照顾,帮助那些漂流在外,有困难的大明子民!”</p>
李浩然说完了,他说到这之后,郑和猛然瞪大着眼睛盯着李浩然,他说道:“小师弟,你的确不简单。前面的那些话都有理,也都是为了朝廷。可后面的话,我怎么听着有些其他的意思。小师弟,你的意思该不会是想学宋、元两朝,支持发展远洋商贸吧?!要知道,我大明朝与西洋各国原本就有朝贡贸易,而且文官们对此也会极力反对的!在他们眼中,商人是最低下的,也是最需要打压的!”</p>
李浩然笑了,郑和一眼就看破了他的用心,他不仅不需要紧张,反而应该高兴。如果郑和真的看起来远洋贸易,也看不起商人的话,他就不会如此的清楚李浩然的用心!</p>
“商人误国,商人不懂得礼义廉耻,商人让民心浮动,这些都是那群卫道士的理由。可谁又想过,南宋一百五十多年,之所以能够挡住金国的进攻,并且与元朝持续不断地苦战,不仅是依靠热血义士们的前仆后继,靠的更是南宋强大的国家财富,南宋靠着强大的海外贸易支撑起了百万大军。本朝的赋税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将绝大多数的赋税来源都集中在农民与土地身上,这就是儒家所讲的以农为本,可谁又想过,人口是无限的,土地却是有限的,农民每年从土地上获得的收入也是有限的。郑叔叔,你为你统帅的无敌船队而骄傲,那你也一定清楚,这支无敌船队是用多少白银、黄金所打造的。那一艘宝船光造价就需要白银五六千两,这还不包括各种航海所需物品!大明与西洋各国是有朝贡的关系,也允许西洋各国将带来的货物在市场上贩卖,但我大明并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实际的利益,百姓更是如此。西洋之行绝对不止一次,而每次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郑叔叔,这是在坐吃山空。你也不愿意见到有一天,大明的船队无法再远航海外,朝中的官员们甚至以开源节流为借口将所有的宝船凿沉吧?!”</p>
李浩然的神色变了,语气也变了,不再是一个孩子。对于李浩然这一变化,李虎涵早已习惯,她只需要站在一旁听就够了。而郑和明显有些不习惯李浩然这样的变化,原本还严肃的面孔突然呆了一会,好不一会才笑了。</p>
郑和是在笑,可却是在苦笑。他摇着头苦笑,因为他觉得李浩然所说的,很可能会变成事实。郑和苦笑着说道:“不想,绝对不想,大明的无敌船队不仅是我一个人的心血,更是天下人的心血,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那将是我大明的巨憾!可是,要如同浩然你所说,很难,很难!浩然,你学的该不会是杂家吧?吕不韦那套?!”</p>
杂家,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商家,一个令所有商人歌颂和向往千年的吕不韦,也是文人们一起攻击商人们的借口。</p>
李浩然微笑着摇头回答道:“智者务其实,愚者争虚名。我只学强国富民之道!本朝的赋税迟早会出大事的,不能将所有复杂繁琐的赋税都压在平民百姓身上,否则将是**!商税可强国,商业可富民,这才是可行之道。郑叔叔,朝廷的边患未平,大军一起,兵马钱粮告急,会有机会的。更何况,无论是大明律法还是《皇明祖训》都没说禁止海外贸易,山东、浙江、福建、两广的商人们,他们只需要一个平台,一个可以相对安全的航线就足够了。所以,设使馆只是开始,航海图则是钥匙。”</p>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