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追查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追查 (2 / 5)
        李剑所说,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但通过细致梳理,我还是从中找到了一个急需查证的问题。

        “剑哥,犯罪嫌疑人使用电话号码的变更软件可能性很大,若盯着这条线查下去,不仅费时过长、耗财耗力,可能最终还不会有什么收获。与其这样大海捞针,我觉得咱们不妨换个思路去想。”

        “比如呢?”“比如,锁定这几个卡电话亭。”我整理了一下思绪,继续说了下去,“钢厂私有的这几部卡电话,已经能够确定没有被动过,那也就意味着犯罪嫌疑人的确是使用了电话号码的变更软件。基于此,我们

        就能够得出一个结论,犯罪嫌疑人是知道这几部电话还能使用的。更准确的说,这几部电话的号码他她是一清二楚的。”

        “虽说我没有见过电话号码变更软件,但我相信是能够人为设置号段所在地的,否则那些电信诈骗团伙不会频频得手。但在孔荷案中,情况是有着极大不同的。”见我沉默,李剑继续说了下去。

        首先,根据目前已经掌握的情况来看,犯罪嫌疑人十分的狡诈,而且反刑侦能力很强,他她应该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其次,刑侦人员最怕的不是思维缜密、逻辑严谨的犯罪,而是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比如人迹罕至之地的“河飘”“路倒”,这种没有预谋的激情犯罪,往往线索少的可怜,侦办起来难度极大。

        最后,犯罪嫌疑人的反刑侦能力如此之强,他不可能不知道,随机设置的电话号码,给警方造成的困扰会更大。

        综上所说,这几个电话号码绝对不是提前预置好的,而是一种“巧合”。或者说,犯罪嫌人只是随机挑选了相邻的号段。

        李剑是痕迹学专家,刚才分析那坨鸟粪的时候运用了行为痕迹,现在阐述号段的事情又延伸到了心理痕迹。

        我不得不承认他的专业能力很强,搁置在常见案件的侦办过程中,完全可以作为痕迹分析的典型案例。

        可在此时,我必须对他做出反驳,因为师大的案子不是普通命案所能比的,这从案件性质摇摆于自杀和他杀之间便能窥见一斑。

        “剑哥,我还是觉得有问题。”

        “什么问题?”

        “你刚才所说的“巧合”的问题。”梳理下思绪,我继续说道,“假如犯罪嫌疑人真的使用软件随机设置了号段,那为什么不是其他地方的电话,偏偏就是钢厂这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