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秦晋恩怨(下)2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秦晋恩怨(下)2 (1 / 2)
        (2)公重耳流浪记

        晋惠公、公圉的故事先缓一缓,我们话分两头,先一下公重耳的那些事。

        话当年骊姬之乱时,跟随重耳逃亡的人还真不少,领头的是这五个:狐偃(音眼,犯,狐突的儿,重耳的舅舅)、赵衰(音崔,余)、魏犨(音抽)、先轸(音枕)、贾佗。除了这“五贤士”外,另外还有一些次要人物,比如胥(音虚)臣、介推等。

        重耳跑到狄国后,狄人对他倒也不错,给了他两个美女,重耳自己娶了的,把大的送给赵衰。重耳在狄国一待就是12年,12年后,也就是公元前644年,他终于明白了:狄人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帮助他回晋国即位的,所以明白这种情况后的他也不客气,很快就率领手下离开狄国,开始了“周游列国”之旅。

        公重耳一伙人很快就到了卫国,这个时候的卫国刚从卫懿公“养鹤亡国”的阴影中走出来,国民弱,而且此时的卫国掌门人卫文公又是个昏庸无能的哥们,并没有把重耳一行人放在眼里。

        重耳没办法,只能继续向东走,很快就到了齐国。

        这个时候,管仲虽然挂了,但是齐桓公还活着,所以齐国还是很强大,对外人还很友好。齐桓公把公族里的一个女儿嫁给重耳,并且还给了他20辆马车作为“嫁妆”。这个女姓姜,后来公重耳发达了,变成晋文公,这个女史称文姜。

        重耳一行人在齐国的日过得还是很滋润的,但是好景不长,不久之后,齐桓公就一命呜呼,齐国一片内乱。这么一来,狐偃等人就知道齐国也靠不住了,而此时的宋国比较强大,所以狐偃等人就决定去宋国。

        狐偃等人想走,重耳却不想走,他不想再流浪了,心想:“齐国内乱就内乱呗,反正又不关我们晋国人的事。”因此就呆在齐国不想走了。

        狐偃等人见他堕落了,就开始商量怎么带他走。这一伙人是在一棵桑树下商量这件大事的,不料当时桑树上恰巧有一个婢女,这个婢女听还有这种事后,立刻就回去把“最新消息”禀报给了女主人文姜。文姜一听还有这种事后,仔细一想,觉得这事也怪对,公重耳要是再呆在齐国,只怕就废了,于是就决定帮助狐偃等人。为了防止机密泄露,文姜也不客气,一巴掌就把这个禀报有功,知道内情的婢女拍死了。

        多么深明大义,办事利落的女人啊!

        坚定信念后的文姜干就干,很快就和狐偃一伙接上了头,众人约定由她出面灌醉重耳,然后狐偃等人就可以带他走了。

        公重耳酒醒后,突然发现自己在一辆马车里,转念一想,就明白这是狐偃等人的“阴谋”,不禁大怒,立刻跳下车、拿着一把干戈去追狐偃,他这个时候才刚刚睡醒,没有追上。公重耳毕竟是个明白人,过了一会,停了下来,不过怒气仍是未消,恨恨的:“这一次要是不成功,我就吃了舅舅你的肉。”

        狐偃毫不生气,道:“这次要是成功了,公你吃的是山珍海味,如果不成功,我的肉只怕就要喂野狗了,公你还是吃不上。”

        重耳知道舅舅的是对的,所以就不再什么了,不久之后,众人又到了曹国。

        此时的曹国掌门人是曹共公,这哥们对重耳一行人倒是很“热情”,大摆酒席,给他们接风洗尘,又烧好热水,让他们赶紧沐浴更衣。

        原来,公重耳这个人,长的很有特点,史书上的法是“骈(pián)肋”,也就是,他的肋骨之间没有肉,全都连在了一起。曹共公听还有这么个情况后,就很想见识见识,趁重耳洗澡的时候,就来了个“偷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