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 秦晋恩怨(上)3 (1 / 2)
(3)秦晋大战
晋国人不借粮食,其实只是以晋惠公为首的少数人的意见,大部分晋国人民还都是善良的,比如大夫庆郑对此就发对,道:“背弃恩惠则没人亲附,幸灾乐祸则不仁爱,贪爱财物则不吉祥,惹怒邻国则不仗义,现在我们四德尽失,以后还用什么守卫国家呢?”
庆郑在这里发明了一个成语:幸灾乐祸。
晋惠公有个舅舅,名叫虢射,听庆郑这么,心里就不乐意了,当即道:“早先我们不还秦国河西五城,这才是问题的关键,现在就算借粮给秦国,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就好比只有毛而没有皮,皮之不存,毛将安附,所以我看还是不借粮的好!”
虢射真不愧是晋惠公的舅舅,在这里也发明了一个成语:皮之不存,毛将附焉!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老秦听晋惠公不借粮,那真是“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不过怒归怒,忍归忍。此时的秦国正值饥荒,很明显不是晋国的对手,所以秦国人民勒紧了裤腰带,挺到第二年,这一年,上天垂怜,秦国获得了大丰收。
既然是大丰收,那就有仇报仇吧!这一年,秦穆公率领着愤怒的秦国人民攻打晋国,正所谓“哀兵必胜”,当真是一点都不假,秦国士兵三战三胜,很快就打到韩原(今陕西韩城)。
晋惠公听姐夫秦穆公打来了,也不害怕,心想:“讲和是肯定讲不成的,既然如此,那就打吧!”大战之前,晋惠公就“如何抵抗秦军,争取早日赢取晋国保卫战胜利”这一话题进行了一次深入而激烈的探讨,与会成员都不是打仗的料,所以都不发言,最后还是庆郑先开口的,道:“是我们对不起人家,人家现在打过来了,至于怎么迎敌,我不知道,主公还是问虢射吧!”
晋惠公一听,当时就怒了,你既然不知道,还废个什么话!到最后,晋惠公终于发现,现在的晋国大夫都不怎么会打仗了,而会打仗的里克等人都已经被干掉了。到了这个时候,晋惠公才有点后悔,道:“郤芮呀,都是你让我错杀了里克、丕郑这些国家重臣啊!”(不过话又回来了,晋惠公要是不杀里克、丕郑等人,他根本就坐不稳帮主之位,公重耳不肯回来,也正是为此。在那种情况下,估计也只有像晋惠公这种不要脸、够赖、杀人够狠的人能控制住局势)!
晋惠公没办法了,只得硬起头皮,来了个“御驾亲征”。在晋军出发之前,晋惠公就“戎右(类似于右副司机)一职的人选”卜了一卦,结果卦象上显示庆郑吉利。晋惠公讨厌庆郑,于是就没用他,随手指了一个家仆当戎右。
晋军出发的时候,庆郑又追了上来,虽然他不怎么喜欢晋惠公,但毕竟还是想让晋国打胜仗的,这时见晋惠公战车的马都是郑国马,于是就追了过来,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主公啊,我们打战应该用本国的马,因为它们适应水土、熟悉地形、能知道主人的心意。而外国的马不熟悉地形,到了战场上就会害怕,然后脾气暴躁、口喷粗气、血流加速、血管突出,外表强大、内心虚弱、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到时候,主公您一定会后悔的!”
晋惠公一听,勃然大怒,心想:“不让你给国家最高领导人当副司机,你就出妖蛾是吧!”道:“庆郑啊,你管好你自己的事就可以了,这马我用习惯了,用着舒服,你知道什么是舒服吗?”
晋军很快就到达前线韩原,晋惠公派了韩原的大夫韩简出去侦察敌情,韩简很快就回来禀报:“秦军人数比我们少,但是请战的人却比我们多了一倍。”
晋惠公一听就纳闷了,问道:“为什么?”韩简实话实:“主公当年逃亡的时候,曾得到过他们的资助,后来回国即位也是利用了他们的支持,饥荒时又吃了他们的粮食,三恩未报,所以秦国人士气高昂,比我们高出了一倍都不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