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齐桓公与管仲3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齐桓公与管仲3 (1 / 2)
        (3)长勺之战

        齐桓公对管仲极为信任,基本上政治上的事都交给他处理,据这里面有这么一个故事,话有一天,有人向齐桓公汇报工作,齐桓公:“找我仲父去。”不久之后又有人向齐桓公汇报工作,齐桓公又:“找我仲父去。”后来这事一连发生了好几回。

        这么一来,有人就看不下去了,问齐桓公:“主公您什么事都交给仲父,一则仲父,二则仲父,那您这个国君当的岂不是太容易了吗?”齐桓公笑道:“国君这职业,难也难,不难也不难,关键是要找个可以信任的能人。我在得到仲父之前,当国君确实是很难的,现在得到仲父,我就很轻松了!”

        这个故事的真伪估且不论,齐桓公在位初年,也是管事的,比如他即位后的第二年,就不听管仲的劝告,发动了一次对鲁国的战争,这就是长勺之战。

        公元前684年,这个时候,管仲改革历时才一年,齐桓公就忍不住了,决定找个国家练练兵,试试现在齐国的实力,而齐国练兵的对象,历来都是鲁国。

        由于管仲不同意这次战争,所以这一战,齐国方面的总指挥是鲍叔牙,齐桓公给了他五百乘战车。

        在开打之前,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鲁国的起源。

        起鲁国,它的始封君当真是大名鼎鼎,就是那个周公姬旦,侯爵。由于周公要在中央辅佐周成王,所以鲁国的第一任国君其实是姬旦的儿伯禽。传到春秋的时候,就传到了鲁惠公、鲁隐公、鲁桓公,现在到了鲁庄公的时代。

        齐国是个重用外人或者低阶层人士的国家,鲁国却是一个重用自己人的国家,所以鲁国的公族力量(国君的家族)十分强大。相对于齐国的“改革开放”,鲁国是个守旧落后的国家,所以终周朝数百年,鲁国一直都是个弱国,经常受到齐国的欺负,后来到了战国末年,公元前256年,鲁国被楚国所灭。

        当然,齐国的“改革开放”虽有百利,却也有一害,那就是会造成外人势力的强大,如果齐君再昏庸一点,那么就镇不住外人了,后来,战国初年,姜氏齐国就被一个姓田的外人篡位夺权了,虽齐国还是齐国,但是岛主却不再姓姜,改成姓田的了!

        鲁庄公听鲍叔牙率领大军前来攻打鲁国,心里本来就很慌张了,这个时候,又有一个叫曹刿(音贵)的平头老百姓前来给他“添乱“,这就是选入中学语文教科书里的《曹刿论战》。

        曹刿的身份并不高:国人,所以他去论战的时候,同乡老百姓都很吃惊,大伙都:“打仗是肉食者(吃肉的人,指贵族)谋划的事,你去瞎搅和啥呀!”

        曹刿知道他们妒忌自己,道:“吃肉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干不成大事(看来,曹刿还是个愤青,他这句话应该只适用于现在的鲁国。吃肉的人里,有深谋远虑的多了去了)!”

        曹刿找到鲁庄公,问道:“主公觉得凭什么可以与齐国一战呢?”

        鲁庄公:“我对周围的人都挺好,吃的穿的都不敢一人专用。”

        曹刿:“这些恩惠只能对你周围的人有用,广大人民群众是不会跟随你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