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濒死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濒死 (1 / 3)
        生命与死亡,这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我们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这也是人类文明数千年来一直想要搞清楚的一件事,宗教也正是因此而诞生。

        宗教是文明的载体,它同时具有多样性与排他性,而它们如同洗脑念经般为大家反复所灌输的观点,无外乎有三类:

        第一类是告诉大家:你们到底是怎么来的?

        第二类是告诉大家:你们到底是怎么没的?

        第三类是告诉大家:**,爱哪来哪来,爱哪去哪去,老就想保持这个状态一万年不变!

        不知道是万幸还是不幸,我们这个民族的历代先贤、君主,大多都是选择第三类!

        他们即不感兴趣自己是怎么来的,也不感兴趣自己是怎么没的,他们更感兴趣的是怎么让生命更长久,也就是所谓的长生不老。

        这种思想间接也直接的影响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民族性,那就是务实精神。

        这种务实精神,或者源自东方的特殊文明,一度让我们这个民族的文明走在了世界上其它神权至上国家的前列,也一度让我们这个民族被整个世界所排斥。

        万幸的是,时代在进步,人类对生命的认知也逐渐成熟。在更加务实的科学代替了宗教,当科学成为了解答生死课题话语权的主流以后,我们大多真正的理解了生命的历程,也理解了生命的诞生与消亡的根本原因,我们叫它生命科学。

        在生命科学中,有一种现象一直被人类的精英科学家们去探索。那就是当我们的肉体消亡后,我们作为生命的个体能量,是否还会有生命活动的能力。

        这种探索,最终就诞生了爱因斯坦的能量守恒定律,也就是E=mc2!

        如果按照这个观点来看,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所以,根据E=mc2这个定律,我们知道;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毁灭。

        那么既然不能毁灭,作为能量载体的肉体消亡以后,原本的能量去了哪里?为了探索这个科学界最尖端的课题,无数生命科学专家们疯狂的痴迷于研究《濒死体验》。

        他们寄期望于通过那些距离死亡边缘最近的人,能够为他们对生命转化的过程,有一个新的认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