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8章 聘你为谋 (1 / 3)
孙皓看着贾褒这般盯着自己,无奈的摸了摸脸,“丫头,朕脸上有什么东西吗?”
“你竟然知道自己被成商纣一般的人物?”贾褒不太确定的道。
“嗨,朕当什么事情呢,不就是商纣吗?这商纣怎么来着?朕想想。啊,对了,商朝的皇帝辛王,帝辛,名受德的那位。朕跟帝辛一般,资聪颖,敏捷睿智,有九牛之威和抚梁易柱之力,是个能力非凡的王。朕最开始听着,还脸红了好一阵子,很是纳闷,这是的朕吗?啊?这是的朕吗?朕好羞涩有没有?”孙皓嬉笑着,贾褒知道他在跟她玩笑,但是她却笑不起来。
“帝辛却是如此吗?你怎么不你是登基前软弱如鼠,登基后翻脸无情呢?你怎么不你的更该柱子其实是更该国之柱石呢?你怎么不你听从岑昏的话语,让陆抗气急罢朝呢?”贾褒看着孙皓,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反驳孙皓。
“哦?有这样吗?朕觉得岑昏很好呀,为人老实又勤快,会做事能做事,唯朕的命令是从,挺好的呀。”孙皓仿佛没有听明白贾褒的话语。
“再那帝辛其实是个很厉害的人,他继位后重视农桑,发展农业,增强国力,铲除东夷。他在朕的心里,这个商朝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统一东南,把东夷和平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帝辛敢于革除先王旧弊,不再屠杀奴隶和俘虏。而是让他们参加生产劳动,补充兵源,参军作战。他蔑视陈规陋俗,不祭祀鬼神;他选贤任能,唯才是用,不论地位高低;择后选妃,不分出身贵贱,立奴隶之女妲己为后。宠幸倍之,唯言是从。”
孙皓到激动之处,继续道:“这历史上能跟帝辛一拼的,便是那魏朝的开国之父,曹孟德。三篇《招贤令》,招募下有识之人,重金买骨,重现燕国强盛之貌。你背得过《招贤令》不?”
孙皓清了清嗓子,开心的道:“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孙皓那迷醉的眼睛里带着崇拜,是骨子里真是的崇拜,“瞧瞧这曹孟德的话语,下不是君王的下,是能人贤臣与明主的下。这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下的名仕,大部分出自于坊间民众之中,很多更是织席贩履之辈,比如那大耳贼刘备。这些人出身或许不够高贵,却是实打实的贤才,能帮助古代齐桓王称霸中原的贤才。而他曹孟德一纸《招贤令》,重金买骨,博得下千里马趋之若鹜,让他兖州大营充斥了最贤能的人,而这些人或许有些污点,却是兴国兴邦的名仕。这便是贤才的魅力。”
他想到什么,拍了拍脑门,立刻跑到一堆竹简里面,翻箱倒柜,找了一大堆籍,终于找到一个薄薄的布帛,这是战国帛,而这帛上写的是《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
“丫头,你念念这段文字。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他开心的拍着大腿,“壮哉壮哉,这有能力的人不一定是上进的人,这上进的人也不一定有能耐。苏秦佩戴五国相印,却不是个守信诺的君子,他苏秦只对燕国重信用。这陈平帮助刘邦在秦二世之时夺得下,开创汉朝百年,便是最大的能臣,却不是个行为很好的人。所以举孝廉和士族大夫推荐上来的九品中正制度的人才,都他ma的是扯淡,这有能力的人,又怎么可能是真正的完美无缺呢?那曹操需要有残次却是能力非凡的大才,朕又如何不是?”
他激动的又抽出一个帛,这帛上面是曹孟德亲自写的《举贤勿拘品行令》,这都是真迹。足以看到这孙皓对曹孟德的狂热和喜爱。
“昔伊挚、傅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于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