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有孟子曰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6章 有孟子曰 (1 / 4)
        贾褒自信的道:“熟悉你的为人?自古为帅者,必然要熟读兵。但是为将者必然要熟悉自己帐下的元帅。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你可知道这《招贤令》扬名下的原因?”贾褒笑道。

        “哦?什么原因?”陆抗很是好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

        孟子回答:“大王!何必利呢?只要仁义就行了。

        大王‘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

        大夫,‘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

        一般人士和老百姓,‘怎样使我自己有利?’

        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

        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

        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所以,大王只仁义就行了,何必利呢?”

        贾褒扬起唇“是以,仁义王师,不得礼仪崩坏。”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池塘边上,一面顾盼着鸿雁麋鹿,等飞禽走兽,一面:“贤人也以次为乐吗?”

        孟子回答:“正因为是贤人才能够以次为乐,不贤的人就算有这些东西,也不能够快乐的。

        《诗经》:‘开始规划造灵台,仔细营造巧安排。下百姓都来干,几建成速度快。建台本来不着急,百姓起劲自动来,国王游览灵园中,母鹿伏在深草丛。母鹿肥大毛色润,白鸟洁净羽毛丰。国王游览到灵沼,满池鱼儿欢跳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