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章 呆子与精明人 (2 / 4)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八股文为王的时代,诗词歌赋已经彻底没落,仅仅只会在县试中出现。若是遇到不好诗文的知县,这试帖诗即便做得再出彩,恐怕他都不会多瞧一眼,只会关注前面的八股文做得好否。
当然,诗词歌赋虽然在科举中没有了地位,但在民间和生间的重要性还是很高的,有力的证据便是唐伯虎大才子狎妓从来不用花钱。
“赋得根穿绿藓纹”
这是官方标准的答题题目,前面必须加上“赋得”两字,然后便是作下一首关于竹的诗,这诗自然得是乐观向上,能对当今朝廷进行**则会更佳。
林晧然一手持衣襟,一手挥毫泼墨,并没有照着脑海中那首拍马屁拍得有点恶心的诗,而是凭着他自己的记忆,写下了另外一首写竹的诗。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峰与蝶。
……
这首是清朝郑燮的诗,郑燮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但郑板桥则无人不识。此刻被某人借用,只是用这首千古名诗对付的县试帖题诗,着实是大材用了。
全诗没有一个“竹”字,但却每句都在写竹,恐怕整个大明考场,没几个人敢这么玩的。
在黑前,考场会分数次打开辕门让交了卷子的考生离开,即“放排”。官方并没有规定具体的考试结束时辰,但大多是以色昏暗为准,故而广东学子的时间相对会宽裕一些。
未时三刻第一次放排,林晧然便是交卷子,是最早交卷的一批,但这批却仅有十余人而已,大多数考生都愿熬到黑。
县试三到五场,这个尺度完全由知县来定。
第一场考完后隔两,便再考第二场,像现在十五号考第一场,那第二场便会安排在十八日。中间的时间是给知县阅卷,大约在十七号下午便会发榜。
这个榜既有通过县试的考生,亦有取得参加第二场资格复试的考生。若是上面没有名字的考生,则是被淘汰的,可以打包袱回家去了。
郑国志今很是忙碌,既要应付考题,又要关心一下林晧然的情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