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绳之以法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章 绳之以法 (1 / 4)
        “夫君以为如何?”士贵人笑问。

        略作思量,刘备斟酌言道:“利弊各半。”

        马贵人亦道:“诚如夫君所言。若实习三年,便可为备吏。恐被碌碌无为者所用。更为国中唯利是图者所乘。如此,只需穷尽所能,送子入学坛。不出三五载,便可坐享其利。长此以往,吏治败坏,纲纪无存。”

        刘备轻轻颔首:“此亦是为夫心中所患。蓟国五学,各司其职,各尽其用。若凡入太学坛,便可为吏。众皆争入仕途。余下诸学,当难有寸进。尤其门学、科学,更无人问津。”

        “趋利避害,人之常情。人皆向好,学优则仕。”宋贵人一语中的。

        安贵人却言道:“蓟国五学,入学皆需考试。若得通过,必有真才实学。便有唯利是图者,欲乘机入学,亦需家中子弟,能过考试之关。”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将国之命脉,系于入学考试一途。”蓟王言道。

        选吏之重要,蓟王焉能不知。

        “如此,当作何批复。”士贵人遂问。

        “再议。”慎重起见,刘备暂且搁置。待时机成熟,再开朝议。

        “喏。”奏疏乃由瑞麟阁女博士秉笔。与书函不同。

        待批奏毕。士贵人有感而发:“夫君取贤用能,多不以时岁论处。”

        阁中美人,巧笑倩兮。皆心有戚戚。

        蓟王娶长母之妻,足见一斑。国中多少年长吏,亦一脉相承。

        蓟王言道:“年岁积累,固然重要。然天资绝伦,亦不可或缺。吏治乃国政之基石。常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凡举新措,必谨慎以待。断不可等闲视之。若开备吏之口,恐成溃堤之穴也。不可不防。”

        俗谓“绳之以法”。法,天下之平也。若无王法,如何明断是非、明辨善恶。类似入太学满三载,便可自动晋升备吏。坐享其成,绝非蓟王所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