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章 以儆猢狲 (2 / 3)
蓟国造甲术,绝非浪得虚名。
倭人口中的黒豚甲,被将作寺命名为“封豨甲”。再加长矛盾弩,得号“封豨修蛇”。
稍后,倭岛蛇兵,名声在外。
封豨甲亦是札甲。倭人虽身材各异,皆可快速成衣。亦便于更换。
蓟国函师,通宵达旦。赶在颗粒归仓前,完成五万套封豨甲。换装精工楼桑兵甲,果然有模有样。交由蓟国将校,严加操练。凡队率以上,皆由蓟国精卒担任。鹤立鸡群,统领倭岛蛇兵。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军官体系,皆蓟国制式。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蓟王丝毫不敢大意。
五万夷兵,自备甲胄。刘备未雨绸缪,已命人送来亲测。将作寺函师言,此乃犀甲。
所谓:“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传闻春秋时,仅吴王夫差,便有十万余众,犀甲勇士。
上古时,犀牛数量,令人咋舌。
如今中原已不多见。唯岭南可觅踪迹。
只可惜夷兵犀甲,只有一层。缝缝补补,漏洞百出。防御差强人意。蓟王索来大量犀皮,髹漆合甲,重获新生。
夷人迷信。皆以为,将一整张犀牛皮,披上身。犀牛的灵魂之力,得以最大程度留存。方能保全己身。事实证明,一整张皮甲,防护力不值一提。
分门别类,裁剪成大小不等的甲片。经髹漆合甲,再如鱼鳞般编纂成衣。层层叠叠,防护力才最为强悍。
尤其髹漆时,清漆中混入搪瓷微晶颗粒。防护力更上一层。内衬石绵复合垫片,再经合甲。可想而知。
除非“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唯有楼桑精工兵器可破甲。占人手中歪瓜裂枣,远不能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