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9 百废初兴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79 百废初兴 (2 / 3)
        蓟王后宫美人如玉,然却从未沉湎女色。达成百子,亦为布种四海,圈占地盘,为大汉国祚绵延,千秋万代计。故废寝忘食,不敢有一日之弛。

        时人常言,学以致用。在刘备看来。学而无用,才更高级。换言之,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有用。而是单纯的出于爱好或兴趣。当然,此种情愫,适合隐者。却不适合王者。

        王者,当兼济天下。无为而治的前提是人心向善。正如蓟国宽法严律。

        后世有一句话,钻法律的空子。

        乃是论,法理和道义的底线,究竟孰高孰低。

        在时人看来,义理的底线应高于法理。胸怀义理之人,绝不会容忍或坐视奸佞,肝胆以身试法。

        如前所说。方士张成知朝廷即将大赦,唆子杀人。明知赦令已下,司隶校尉李膺仍将凶手绳之以法。虽有违法理,却守义理。便是陛下,亦无可指摘。正因时人心存道义。

        后世皇朝,处处论法却不守法。只因道义无存。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诸如陈蕃、李膺此类,高士名臣辈出,正因植根大汉这片沃土。故后世“文人”与时下“士人”,绝不可等量齐观。

        “出西阳门(雍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市东南有皇女台,汉大将军梁冀所造,犹高五丈余。西北有土山鱼池,亦冀之所造。即《汉书》所谓‘采土筑山,十里九坂,以象二崤’者。”

        长水校尉袁术,领兵驱尽菟园内流民。钩盾令宋典、掖庭令毕岚,遂引洛阳良工入驻。比照旧时样式,重建菟园。

        昔日陛下想在洛阳近郊大兴土木,遭群臣反对。不得已,只得缩小规模。如今大乱初平,陛下又重修菟园。关键是,群臣竟无人反对。于是洛阳城中谣言纷飞。

        待从内宮中传出,陛下欲将重建后的菟园赏赐蓟王。时人这才恍然大悟。

        蓟王南征北战,为帝国多立大功。并土为国皆不在话下,更何况赏赐一座私园。

        梁冀金山的盗洞早被曹操等人掩埋,自无人知晓。至于梁冀金山的下落,更只有寥寥数人得知。园中地基皆在,原地重修,易耳。

        右丞贾诩,亦多募蓟国巧匠入园,所需材料皆在洛阳市中购买,不惜工本,进度极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