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56 蓟王子馆 (1 / 4)
无论蓟国良工在何处筑城,皆采用诸多先进技艺。
未开始筑城前,先进行详细的实地勘探。而后绘制施工图纸,建造微缩全景模型。
报送将作馆确定无误,再上呈蓟王亲览,如此层层把关,方能破土动工。
西海郡,亦是一样。
两汉之交,王莽为“篡汉自立”而造“富有四海”之声势,命人不惜工本,在环湖区修筑西海郡。至元始四年,环湖地共筑成城池五座,分设修远、监羌、兴武、军虏、顺砾五县。统归西海郡管辖。今汉初,顺砾改名百石县,辖地大为缩小,县治亦迁移别处。
刘备遂原址重筑顺砾县(共和县曹多隆古城),兴武县(兴海县支东加拉古城)。修远县(天峻县西山根古城),改监羌县为九泉县(海晏县尕海古城),改军虏县为向阳县(刚察县北向阳古城),及扩建郡城龙耆城(海晏县三角城)。
临近羌人,皆流徙五百里,完城旦舂。环湖地重为汉土,便是更远的盐泽,亦纳入大汉怀抱。
重修五县的重要意义,随之凸显。
刘备已重开“羌中道”。
此道因地属羌人,故名。“羌中道”以鲜水海为中心,东至陇西,称“河湟道”;西至鄯善。。称“婼羌道”。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初使西域,归时改行南道,依傍南山,经于阗、且末、鄯善,向东南穿金山口,入盐泽(柴达木盆地),欲从羌中道返回长安,却不幸在途径婼羌至鲜水海一带时,再被匈奴所俘。
后开河西四郡,丝路河西走廊畅通,羌中道遂成河西道的一条辅道。一旦河西通道受阻,羌中道便可发挥连通西域的重要作用。只可惜今汉百年羌乱,羌中道从此断绝。如今羌人归服,陇右皆平。刘备已命人疏通羌中道。
按照刘备的计划,羌中道亦会成为一条丝路主干道。与居延外道、河西走廊,并称为丝路三道。
如此一来。。龙耆城与西海五县的重要性,亦随之凸显。
在幕府的规划中,整个西海郡,皆为牧邑。用来蓄养牲畜,出栏肉禽蛋奶,及皮革加工。少量无法放牧的丘陵、河谷,则改造成农田,播种青稞麦。用于自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