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55 筑台募士 (2 / 5)
雀台在临乡东北十二里,方城县境内。乃战国时,赵国大将李牧于赵悼襄王二年(前243年)攻打燕国,占领方城后,在方城北二里所建,用于点将、瞭望之高台。
范阳县有黄金台。位于范阳县治故城,西北五十里处。又称招贤台。战国时,燕昭王欲得贤士而筑高台,置千金于台上,以招天下之士。
台上有殿、堂、阁等古建筑共二十五间,重楼叠翠,花木盈庭。殿前有一古井,称金台古井。
古井水清而甘洌,远超范阳县诸多苦涩井水。刘备命人取井水酿酒,取名:金台酿。后亦入贡,时人称之为:古井贡酒。
刘备问过,战国时的古建筑,早已毁于战火。黄金台上建筑,乃是宣帝时重建。
既是重建,何不再造。
刘备即命人拆除重造。台上重楼高阁,覆道飞架。广植花木,修建官舍。取名:四方馆。
四方贤者,纷纷慕名而来。待馆中学士验明正身,这便酌情推荐给两位国相,另行安置。
后有童谣:黄金台上四方馆,天下英才纷至沓来。
除雀台、黄金台外,亦有第三台。
容城附近,古城林立。有葛城、浑埿城、三台城,三座战国古城。
其中三台古城,在容城南四十五里。为古燕赵边界地。《城冢记》载:“燕魏分易水为界,筑三台登降以耀武。”时筑城五里余,为军事要地。
先前,东西二淀水大。古城没于洪水。随着容城通渠筑堤,围湖造田。又与蓟国水网通联,水患渐除,城台显露。
“燕筑三台以耀武。”
可见筑城时是何等的不惜工本。墙基深厚,周长五里。城内房屋虽尽数坍塌,地基犹存。街道巷陌,纵横如棋盘,亦清晰可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