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君前臣名 (1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9 君前臣名 (1 / 6)
        除去三叩九拜。“君前臣名”,亦是君臣称谓之礼。

        乃是说:臣下在皇帝面前自称必须用其名;在皇帝面前提及其他大臣,也须称其名。

        循从尊卑有别,是君臣之礼的核心原则。“卑”身臣子,在“尊”身皇帝面前,须谦称己名,以示尊敬。如若某位大臣被破例允许不称其名(不包括自称),则属于君对臣的极高礼遇了。

        “赞拜不名”、“诏书不名”。便属此例。

        被赐予“赞拜不名”的特权者,朝仪叩拜,赞礼官在皇帝面前不像宣其他官员那样唱出其名,而用官职或爵位替代。因是在天子面前,且多是正规的朝仪场合,所以官员们视其为恩遇殊荣。

        被赐以赞拜不名者,往往还赋予君臣礼制其他方面的特权。

        “入朝不趋”:入朝上殿时,不像一般朝臣那样快步趋行,可漫步缓行。

        “剑履上殿”:一般官员要遵从上殿时去佩剑、脱履的尊君礼制,而有此特权者可着履、佩剑上殿。两汉时,得此殊荣者不乏其人。如西汉之萧何,汉末之董卓、曹操等。

        这一时期,皇帝对近臣常以字相称,不称其名。如高祖曾于众臣面前称赞张良:“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之外,子房功也”。景帝对窦婴称呼其字“王孙”等。

        言归正传。

        “大哥!”

        “主公。”

        “二弟三弟,诸位辛苦了。”刘备掀帘笑道。

        “皇帝陛下,可曾提到大哥?”张飞问道。

        “嗯,陛下亲自受计。”刘备笑答:“还赐下舆马衣服,驳犀具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