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无双割草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33 无双割草 (3 / 3)
        借助畜力,由车厢内的齿轮传动,驱动前方吊臂下的螺旋刃扇,旋转割草。单匹马力不足,改进后由两匹北地骡马共同驱动。又改进了变速齿轮组、差动齿轮组、螺旋刃扇的叶片数量,以及挡板角度。

        再次测试,一路割草如飞。长满百里长堤的苜蓿,数个来回,便收割一空!

        赶着马车收取牧草的牧民,竟被远远的甩在身后。皆无比惊诧于汉家机关术!

        督亢沟堤,堤面宽丈余(3米),长约百里。约合三百三十亩。左右两条大堤,堤面共计六百六十亩。亩产鲜草四千斤。一次能割鲜草两百六十四万斤。可得干草料五十二万八千斤。

        还有七十余里的郦亭沟堤。一次能割鲜草一百八十四万八千斤。可得干草料三十六万九千六百斤。

        这还只是一茬的产量。

        有经验的牧民估算,如此规模的种植,一年可割四茬。第一次青割产量最好,能占总产四成。往后再割三次,也只有六成收获。即便如此,也是高产!

        苜蓿茬地三年不施肥,却能稳产高产。增产幅度通常过半,高者可达一倍以上。

        农谚有“一亩苜蓿三亩田,连种三年劲不散”,便是说此。

        苜蓿枝叶繁茂,对地面覆盖度大,二龄苜蓿返青后生长四十天,覆盖度便可达九成五(95%)。苜蓿根深地下。生长二十年以上时,主根可深达七十尺以上。作为多年生深根型植被,在改良土壤,拦阻径流,防止冲刷,保持坡面减少水土流失等方面的作用,十分显著。

        后世测定,坡地种植普通农作物,与种植苜蓿相比,每年每亩流失水量大十六倍,土量流失大九倍,所以,刘备在坡地种植苜蓿十分合理,不仅能减少水土流失,还能收获大量牧草。

        人吃马嚼。粮草粮草。

        除了粮,还有草。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