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1 曹贼乱汉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51 曹贼乱汉 (1 / 5)
        待与史侯,商定仪轨。夜色已深。曹司空,连夜布局。务必抢在各方之前,达成所愿。

        谓“君臣一心”。莫过如此。

        众所周知。行受禅,必行三辞三让大礼。且需筑高台,以告上帝(天帝)。然,“渴而穿井,斗而铸锥”,再筑高台,为时晚矣。又谓事急从权。恰逢乱世,天下三分。

        宜当,能省则省,能免则免。一切从简。

        如前所言。甄都宫乃王太师,主持修建。“宫无高台,物不雕饰”。唯有承光殿,可配大典。日前,曹司空率百官攻城。承光殿虽有损伤,却无碍大典。行受禅之礼,亦不失汉室体面。

        唯恐史侯不悦。曹司空进言,臣下盖海,楼高七重,或可一用。史侯,权衡再三,终是婉拒。盖海上下,皆为曹司空麾下,卫将军营士。孤身登船,羊入虎口也。未曾坐稳天子大位,史侯断不可,轻身涉险。

        于是乎。无出意外,史侯遂定承光大殿,行受禅大典。

        曹孟德,计成矣。

        仪轨之重,便在“受”、“让”二字。前让而后受。换言之,董侯不可或缺。

        简而言之。先请董侯临朝,百官列席,见礼如前。稍后,董侯命黄门令,宣《禅位诏书》。群臣恭迎史侯,冠冕临朝,奉书受禅。董侯退位称臣,史侯登基为帝。群臣下拜,三呼万岁。至此,礼毕。

        诸如,策封有功,改元赦天下,皆是锦上添花。

        所谓“受禅”。用后世话说,“政权交接仪式”。

        受禅大典,一日完毕。其中急迫,可想而知。

        所幸,“一回生,二回熟”。自先帝崩后,数年之间,三帝更替。类似登基大典,宫中内外,纯熟无比。且本就从权。仪轨缩减大半。当不至于,错漏百出,贻笑大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