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8 史董俱废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38 史董俱废 (2 / 4)
        闻汉中大军顺下汉水,出屯南阳。曹孟德,传令力攻承光。蓟王遂专开朝议。国相、谋主,悉数与会。

        “汉中十万大军,皆出西凉诸将。”右相言道:“自南阳毁于大水,百万民人悉迁国中。郡下几成白地。刘镇南,虽命人修缮南都,奈何苦无人手可用,至今未能大兴。史侯遣骠骑大将军张济出屯,荆州旧地。必先与刘镇南阴合。”

        “右相所言是也。”蓟王亦如此想:“公达既已传书文若。言及,端午刺客,另有其人。孟德,焉不疑史侯?又岂与汉中苟合。”

        “主公,明见。”中丞贾诩,为蓟王解惑:“曹孟德,素多疑。与史侯苟合,不过权宜之计臣,窃以为。(曹孟德)欲吞汉中千里沃野,并十万西凉精卒。立麟子为帝。”

        “史、董具废。”蓟王一语中的。

        “然也。”不愧谋主之首。贾文和,早已窥破天机。

        虑及曹孟德为人,蓟王叹声言道:“不料孟德,亦将孤,算计其中。”

        略作思量,左相亦不禁慨叹:“曹司空,知主公,必难拒也。”

        彼时,二宫太皇,携逐鬼童子并《起居遗诏》北上。欲命蓟王,河北立帝。不料尚未成行,便为何后劫走。董太皇痛不欲生,急血攻心。乃至卧床不起。无贵子,如何奉先帝遗诏,立为汉帝。

        须知,《起居遗诏》,言之凿凿,传位王美人贵子。董太皇,痛失贵子,唯将此诏,权且作罢。束之高阁。

        岂料,人算不如天算。贼臣董卓,废长立幼。才有今日,史董之争。

        王太师总朝政时,便有拨乱反正之意。只因蓟王不欲,再生枝节,折损汉祚。故使董侯,称帝至今。

        今,曹孟德,居司空大位,总领甄都朝政。若携百官,“拨乱反正”。西迎史侯入甄。假史侯之手,尽屠董氏满门,并废董侯帝位,此其一计。待寻着董女并食母,揭破史侯刺曹嫁祸之谋,史侯携重臣,东都甄下,好比自投罗网,曹孟德再废史侯,易如反掌,此其二计。

        国不可一日无主。

        连废二帝。曹孟德,必立新帝以续汉祚。遍观天下,唯先帝遗腹,麟子阿斗。最为名正言顺。且“天降流火,麒麟送子”。种出蓟王,人尽皆知。蓟王督造甘泉宫,易县为京,河北立帝,甚嚣尘上。曹孟德,必早有耳闻。更加,阿陵九城筑毕,二宫太皇,设宴皇英殿,询问蓟王心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