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市邑初开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章 市邑初开 (1 / 3)
        大花楼机,将四人操百二十蹑,减至二人操十二蹑。

        预计。可从“六十日成一匹”,减至“足月成匹”。女工从四人,减至二人。原先,四人六十日成一匹。如今二人三十日成一匹。

        二项相加,织速乃先前四倍。

        之所以能化繁为简。便是改“多综”为“束综”。用线制花本,代替竹制花本,贮存提花程序。提花经线,弃用综片,改用线综控制。有多少根提花经线,便要置多少根线综。且将升降轨迹相同之线综,结成一束,吊挂花楼之上。省去诸多综片及蹑板。

        此,便是诸葛孔明所问,散花绫有几色之真谛。

        并立楼下,仰望大花楼机。诸葛亮笑道:“花楼机成,德衡当可复命。”

        马钧却道:“主公言,若能水转,则大善。”

        “‘水转百戏图’成否?”诸葛亮必有此问。

        “与此相比,水转百戏,如同儿戏。”马钧所言非虚。提花机,最复杂之机关,便是“花本”。女工即便烂熟于胸,尚差之毫厘。何况借水运机关之力。

        为提花机,编撰花本。可比后世为计算机编程。无人力操作,单凭水运机关,如何能令千丝万缕,照本宣科,自行编织。且无有错漏,人力莫及。

        如何为自织机编程?

        “比自鸣钟,如何?”诸葛亮又问。

        众所周知,蓟国自鸣钟,乃右国令张机,改木圣张衡“瑞轮蓂荚”所造。可精确报时。其内部机关,堪称神工鬼斧,集墨门之大成。然水转大花楼机之巧夺天工,恐不在水转自鸣钟之下。

        “未可知也。”马钧如实作答。

        “孔明,德衡。”忽闻背后高声相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