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无从科举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章 无从科举 (1 / 4)
        或有人言。

        自始皇帝,焚书坑儒。先秦百家经书,毁于一旦。便有流传,亦因抄掠、储存等各种原因,而参差有别。

        然,大略相同。因何不可用?

        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以直报怨”,“以德报怨”。一字之差,儒家沦为腐儒也。

        故两汉经文,大略分“古文”与“今文”二类。汉儒,称时下通行之隶书为今文,以别于籀书(大篆)之古文。

        如《欧阳尚书》,便是汉欧阳生所传“今文《尚书》”。

        《后汉书·孙期传》:“济南伏生传《尚书》,授济南张生及千乘欧阳生。欧阳生授同郡儿宽,宽授欧阳生之子,世世相传,至曾孙欧阳高,为‘尚书欧阳氏学’。”《东观汉记·杨震传》:“(杨震)受《欧阳尚书》於桓郁。”足证《欧阳尚书》,广为流传。

        今文《尚书》,乃《尚书》之一种。古《尚书》经秦焚书亡失。汉初秦博士伏胜,传二十九篇。后学者,递相授受。分:大、小夏侯,及欧阳三家。因其以汉隶书写,区别于古《尚书》,故称“今文尚书”。

        今文《尚书》,分大、小夏侯,及欧阳三家。何以至此?

        除去各门各派,所藏经文,参差有别。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古书皆无标点。如何断句,各家皆有不同,于是乎,对经文的理解,亦大有出入。正因如此,才有注解一说。

        古文断句,且看下例。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主人留书逐客。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客人心安理得。

        虽是笑谭。亦可佐证,为何今文《尚书》分三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