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判若两人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章 判若两人 (3 / 4)
        宫女见劝谏无效,纷纷四散逃命。待傅母赶到,伯姬已葬身火海。

        所谓妇道,如此行事,断不可取。

        只因深知甘后先前为人。故何妃以“宋伯姬之死”,劝谏甘后,恪守贞洁。切莫为一己之私,做出有辱蓟王家门之事。

        “何妃多虑。”今夜侍寝,床笫之间,闻面见详情,蓟王遂笑道:“自西园大火,何后已葬身火海,正如‘伯姬之死’。今之甘后,焕然新生。与先前何后,判若两人也。”

        何妃美眸迷离,气吐如兰。自顾尚且艰难,如何还能虑及姐妹。

        “一曲清歌艳彩鸾,金炉香拥气如兰;西山高与南山接,剩有当时却(不)老丹。”

        不老红丹,炉中深藏。非极深研几,不可亲尝也。

        一夜无话。

        “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入乡随俗。四海姻亲,皆着汉服,佩茱萸香囊。食蓬饵(重阳花糕),饮菊花酒,以求长寿。

        蓬,《尔雅·释草》见“黍蓬”,又指黍米。“饵”谓之“糕”,始于汉。重阳糕,南朝时已有记载。制法因地而异,主要有烙、蒸两种,多层夹馅,上插彩旗,并印双羊,取“重阳”之意,多以米粉、豆粉等为原料发酵,点缀以枣、栗、杏仁等果馕、加糖蒸制而成。

        比起后世,巴掌见方,小小一块,重阳花糕。蓟人所制,皆以满锅为径,蒸制大饵。或以木板,围成一丈见方之蒸箱,再将米粉、豆粉,缀以枣、栗、红豆、杏仁、四季果脯等,层层铺陈。而后取上好薪炭,一夜蒸熟。

        重阳节当日,糕香漫溢,满城得闻。直令人垂涎欲滴。各家所蒸大锅蓬饵。除去阖家共食,亦分与邻里。便是往来旅人,闻香而至。主人亦与之分享。借菊花美酒一杯,祝君长寿。

        “篝火鸣机夜作忙,依然风雨古重阳;织工一饮登高酒,蒸出枣糕满店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