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闻香识臭(上)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闻香识臭(上) (1 / 4)
        因为交通便捷,唐人多喜好旅游,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入乡随俗,不然到了一个新的城市犯了别人的忌讳轻则被打,重则会**。

        胡人不吃猪肉,因为可兰经中此物贪食,不洁,故不可食。

        汉人不吃牛肉,因为牛有养人之德,而且牛是重要的农耕工具,唐律也有规定,主人擅自杀牛是要徒一年的。

        于是羊成了长安城中最受欢迎的肉食。

        可是羊肉这东西膻味重,要去除那股怪味必须用到西域的香料,那价格,一下就涨到天上去了。

        香料是暴利的买卖,目前由粟特人垄断,没有了香料长安的许多行业都要停摆,其实没有香料人也能过得很好,以前没有胡椒华人还不是照样吃羊肉?可是人已经习惯了有香料的生活,想改回去实在太困难了。

        香料很贵,用来称香料的秤跟金银行称黄金用的那种秤是一样的,至于具体价格是多少得看行市当天的价格。

        普通人吃羊肉放点香料都要想半天,李林甫李宰相却用香料来刷墙,王守善他们此时身处的长兴坊距离李宰相住的平康坊还有段距离,但他们已经能闻到宰相家那新刷的红墙香味了。

        同样是宰相,张九龄张宰相就住在东城南边的修政坊,那边打隋末就开始荒废了,每年只有三月三上巳节的时候热闹点,只是那些贵胄们走了之后会在衢陌间留下一地的马粪,还不知道城中的拾粪者什么时候才去清理。

        人食五谷,而五谷哪有不施肥就长成的?南方是日照最充足的方向,同时也是居民区分部相对稀少的地方,从明德门一出去就是皇帝祭天的天坛,天坛正对的就是一片庄稼地。

        南出明德门的午道虽然崎岖迂回可是南边水密布,风景优美,园林密布,许多王孙在城外也有田产,这一带在汉武帝时期曾经出产过一禾九穗的麦,因此也被称为神禾原。

        每年花那么多钱祭天还是有用处的,开元盛世关中公仓私仓皆满,不用再像隋末时一样担心易而食的事情发生了。

        但王守善现在极度怀疑那个住在平康坊东南隅的李宰相能不能当个合格的宰相,张九龄的身体不好,上朝连记事用的笏板都拿不稳,得有人替他拿着。张九龄跟李隆基差七岁,和整日修道养生、梨园唱晚的李隆基相比身为宰相必然殚精竭虑,老得自然比李隆基快,那修政坊又人少偏僻时常有狐魂野鬼出没,张宰相的身体恐怕比传闻中更糟糕。

        李林甫比李隆基大两岁,今日在西市卖出去的新罗女奴有一半都是他家买的,李宰相跟李隆基一样身体很好,不过他好奢,这种人活得越久浪费得越多,老百姓摊上这么位宰相实非社稷之福。

        老百姓没钱,吃不起肉就只能吃素,供应长安城上百万人的蔬菜、果、粮食的种植地就在南边的毕原和神禾原一带。

        仅仅只开半天的市是无法满足长安人菜篮需求的,即便是贵人云集的东城还是有菜店、胡饼店这种向普通百姓营业的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