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妇人之见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妇人之见 (1 / 3)
        义父家的院里种了株梅花。

        边疆的冬天是寒冷的,有时十月就开始飘雪,要等到来年的三月中旬积雪才会开始融化。

        那段时间是一年中难得的农闲,同时也是最冷的季节,每到这个时候义父就会将府中军户成丁的男集中起来,训练他们战阵武艺,但是不知何时开始自愿来应征入伍的府兵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胡人。

        军中记功不公,奖罚不明,战乱频发,甚至还有将校为了私吞士兵的财产故意让他们去送死是造成这一现象的罪魁祸首,去关中番上宿卫已经不可能,只有一无所有的胡人为了获得唐的户籍而愿意从军,身为胡汉混血的他在那个的城池中不再显眼,他觉得很高兴,但是义父脸上的愁容却越来越深了。

        如果那个时候不是义父而是别的折冲校尉的话救了他,他可能也跟台上的那些人一样成为奴隶。

        逃兵一旦被军人抓到就会被判斩刑,要是被地方官差抓到按律法就会成为奴婢,他是婢生,原本该成为奴隶,但沙匪和义父却帮他改变了命运。

        为了钱粟特人什么都会当成商品来卖,甚至包括人,只是他们很狡猾,尽量不会卖唐国境内土生土长的汉人。仕人的审美还是更喜欢黑头发黄皮肤的女,这样一来来自新罗的少女则成了富豪人家争相购买的抢手货。

        长安西市里有波斯官邸,那里是商人们聚会、买卖一等新罗奴婢的场所,而低一档的奴婢则会在西市以及周边的坊中公开售卖,来自豪强人家的买婢者会从牙婆、牙郎手中拿到名册,上面写着奴隶的特长、年龄、性别、国籍以及名字。看中之后卖家就会带着买家去看货,按照现在的行价一个像他这个年龄的健奴大概值得了五十贯,比他怀中的金饼要值钱的多,王守善忽然诡异得笑了起来,米济芬去东城真的只是为了交货那么简单么?

        他孤身一人在长安必须万事心,那个崇化坊潘家旅店他是断然不会去了,他可不想莫名其妙得成了逃奴。

        过所除了验明正身之外还有防止拐卖人口的作用,但是王守善的过所上只写了西胡儿、颜色黑、黑发、青瞳、体高壮,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面貌描写了,胡人的样貌对华人来基本上都一个样,如果不是衣服不同,华人根本就分不清粟特人和大食人的区别。

        他睡得太死了,如果不是进城时必须要验身份,米济芬不定根本就不会叫醒他。

        草乌、铁花、曼陀罗都是极容易获得的迷药,他当时自持是米济芬的救命恩人,却忘了商人重利的本性。也许米济芬的本性并没有坏得彻底,不过王守善却不想冒这个险了,就像老庄所的那样,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到了城里还是各活个的吧。

        王守善站在天街十字街心将那双粉色的绸鞋轻轻往天上一抛,等它们落地时鞋尖竟然同时指着一个方向——东方。

        都东城贵西城富,在长安城中他就没见到几个乞丐,而出了京兆却能常见讨食乞儿,想来陪都洛阳应该也是差不多的繁华,身为皇帝李隆基可不能随意出皇宫,他所能看到的只有盛世。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但李隆基却是个多情到可以忘恩负义的薄情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