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前进士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前进士 (1 / 2)
        睿宗垂拱年之后,每年由州县推举进京参加科举的贡生都会逾越三千人,再加上每年选调的官员、士,几乎每年都会有五万余人向东西两京汇集。

        这些进京赶考的士们住宿有三种方式,一是租凭私人宅邸,二是寄宿宫观寺庙,第三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则是投宿旅店。

        开元二十四年之后,乡贡们便必须在礼部南院设立的贡院进行考试了,考试期间不允许离开贡院,为了防止考生翻墙贡院的四周还插满了荆棘,所以贡生们也将贡院称为棘围、棘院。

        只要冲出了棘围,大好前程就等着他们了。

        自打有了贡院后放榜的地点就固定在了礼部东墙,放榜之日晨鼓响过之后贡生们就能进位于皇城的景风门,金榜从礼部被簇拥而出,张挂于事先建好的榜墙上供考生观看。

        放完榜,紧接着就该发榜贴了。

        榜贴是官方文书,由礼部专门的吏攥写,先列出座主官衔姓名,出生年月日、祖父名讳、私忌日期,然后从状元开始依次罗列考生姓名、年龄、籍贯等信息汇成一册,贴以金花饰之,所以也被人称为金花帖。得了这个帖在授予官位之前新登科的进士都只能称为前进士,及第者除了摆宴庆祝、写泥金帖向家人报喜外还要准备第二轮复试。

        中了进士之后有很多事情要办,比如拜见担当主试官的座主、参谒宰相、同年进士之间的各类宴请,等等等等,所以登科及第只是一个开始,日后的为官之路还长得很呢。

        有的乡贡觉得自己考试发挥得不好,常闭门谢客一个人在屋中生闷气,甚至于有人到金花帖送上门了才知道自己中了进士,难得的大好春光就这么在屋中白白耗过了。

        即便是过节,送喜的事还是有人干的,所有的进士都是进士团的潜在客户,所以他们跑腿跑得比谁都积极。

        沈三郎左手提着一壶葡萄酿,右手托着榜贴名册前往谢家旅店拜会那位浑然不知自己已经金榜题名的新科张云轩张进士。

        正式的仪仗要到明天官府办公的时间才会到,沈三郎提前一天来找这位张进士就是为了让他有个准备,该沐浴的沐浴,该革面的革面,以后可是有官身的人了,可不能像过去当举进士的时候一样蓬头垢面胡拉碴的得就出门见人。

        好写诗的读书人多“狂放不羁”,但是进了官场这种随性就必须收起来,贡院的吏早已抄录好及第者的姓名,将其献给士大夫弟以备他们应酬交际,兴许再过不久就会有各种邀约接踵而至,进士们以后是要见大人物、大场面的,多准备几套承头的衣衫才不至于在人前失礼。

        有宴自然就得花钱,出身寒门的弟要是没钱也不打紧,可以先赊账,等日后各位飞黄腾达了多照拂进士团就是了。要是郎君心情好想去平康坊会一会都知娘,沈三郎也可以帮忙搭桥,今日是上巳节,本来就是修禊更衣、改头换面的节日,有他这样的熟客带着出去玩可得剩不少钱,要知道按照秦楼楚馆里的规矩,新郎君头次见娘缠头可是要翻倍的。

        人逢喜事精神爽,及第者不论贫富多少都要打赏点喜钱,这也是沈三郎不过节却来送榜贴的原因之一,他临近四十早已娶妻生,对他来养家糊口比男欢女爱更重要。

        “哟,三郎,又来送榜贴啊?”正拿着水瓢洗旅店院门的老板娘一看见沈三郎就笑,每次他来一定是来送好消息。

        “张云轩张贡生在吗?”沈三郎笑着没有否认,谢家的这间旅店少有人中第,因此生意相对冷清,不语怪力乱神的读书人也很信运气和风水的。

        “啊?是他中了?”谢家娘惊讶得站直了身,一副完全出乎意料的样。

        “怎么?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