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李郁明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六章:李郁明志
        皇上在大殿内喝着高力士刚泡好的茶,听完边令城的回禀之后,气的把茶杯直接摔在地上大吼道:“何人如此猖狂,胆敢一而再的袭击当朝皇,若不查出真凶,以后这皇宫也岂不是不得安宁。”完之后起气呼呼的对高力士道:“你立刻前往大理寺卿司马华,京兆府尹王鉷,刑部尚书丁浩府中传旨,令此三衙合理侦查此事,十日为限,逾期未能查明幕后之人的话,三衙主官皆推到菜市口斩首,全家流放岭南,下边的士曹,侍郎等皆处死,去吧。”

        高力士带着满是杀气的圣上口谕到了三人府上传旨,大理寺卿司马华和刑部尚书丁浩是立马招集人手赶到大雁塔来勘察现场,而京兆府尹王鉷则是敲响了晋国公李林甫的府门,看门的管家刚刚打开大门,就被火急火燎的王鉷拉着道:“还请劳烦去把公爷请起来,出了大事了。”

        管家看王鉷的样是真的着急的不行了,也不敢耽搁,丞相曾经吩咐过有几个不管什么时候来求见,都要立马带到书房,然后去叫自己,就算是半夜也不能耽搁,管家把王鉷领到书房,然后赶紧去后院请李林甫了。

        王鉷急的在书房里双手拍掌的一直兜圈圈,不时的看一眼门口,等了好一会了,感觉就跟过了一年一样,终于把睡眼朦胧的李林甫等来了,也不等李林甫坐下就直接上前拉住李林甫的手道:“丞相,出大事了,刚刚大雁塔又被刺客袭击,皇上也被惊动了,刚刚宫里的高公公到大理寺卿司马华还有刑部尚书丁浩和下官的府里传了口谕了,要是十天之内不能找出幕后真凶的话,我等皆要被处死呀,还请丞相救命。”

        李林甫被王鉷的惊的睡意全无,心中也是大撼,摔开王鉷的手,口中喃喃道:“是谁?胆敢两次三番的袭击当朝皇?”然后又转身看着王鉷道:“你可了解大雁塔现在是什么情形?李郁是否受伤了?”

        王鉷赶紧上前回道:“下官前来丞相府前,已经派人先到慈恩寺打探过消息了,此次前来袭击大雁塔的刺客不下三百人,大雁塔前摆着的刺客尸体就有三百多,估计还有逃了的刺客,现在羽林军已经在搜城了,而且下官还听这群刺客是一半人直袭大雁塔,一半人堵在职守大雁塔的羽林军驻院门口截杀,都是死士,三百职守的羽林军最后就还有三十多人活着,而且全部带伤,要不是陈玄礼带兵及时赶到的话,不定大雁塔已被攻破了。”

        李林甫仔细的分析了一下王鉷的话,回想气之前的那次夜袭,心中猜测这两次袭击大雁塔的人可能都是同一人指使,第一次是为了打探虚实,第二次才是想要一击毙命。照着这个思路想了一下,有很疑惑,要是按照这样的做法,第一次就应该把人全部派出来了,不然的话不是打草惊蛇了么?难道是不同的人指派的?其实李林甫猜测的算对也不算对,第一次袭击大雁塔的人是安禄山派去的,安禄山自大的以为凭这五十契丹猛士对付区区的一百羽林军的老爷兵应该是没问题了,可是算错了,没能成功,所以第二次高丽大使在离开长安的时候得到了安禄山派人打探到的消息,为了安禄山之前答应的报酬,所以铤而走险的指使手下偷偷的藏在长安的客栈里,等自己离开长安之后再夜袭大雁塔。

        王鉷焦急的看着李林甫,现在自己是一点主意都没有了,上次的事情还是大理寺卿司马华想的办法糊弄过去的,这次无论如何也不糊弄不过去了,看李林甫默不作声的站在那,王鉷急的直接给李林甫跪下,哭着道:“还请丞相救命,给下官指条明路,下官感激不尽。”

        李林甫被王鉷的哭诉打断了思绪,转身看着眼泪汪汪的王鉷,心中叹息道:“如果不是看你还有点用处,本相绝不会参合这坛混水。”笑着把王鉷扶起来道:“王府尹莫急,本相不会袖手旁观的,你只需要按照本相所的去做,其他的交给本相处理,保你无事。”

        王鉷赶紧擦干眼泪,声道:“还请丞相大人名言,如脱此难,下官以为必当为丞相做牛做马在所不辞。”

        李林甫想了一下对王鉷道:“你等会立刻也去大雁塔,但是到那之后不要话,不管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问什么,你只需要回道单凭两位大人做主即可,记住千万不要多言,正所谓言多必失,如果多了,十日之后本相也无法为你开脱了。”

        王鉷听完李林甫的话后,对着李林甫躬身一拜,然后就转头离开了书房,出了晋国公府直接往大雁塔而去,一路上嘴巴里翻来覆去的念叨着李林甫交代的话,等到了大雁塔的时候,周围已经被羽林军还有大理寺,刑部,京兆府的人围的水泄不通了,出示了自己的腰牌和印信之后,过了三层关卡才来到大雁塔下,虽然之前听了手下的回禀,但是道现场看到满地的尸体,整个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血腥,整个人是头皮发麻,两腿直打哆嗦,颤颤悠悠的走到塔门前对着大理寺卿司马华和刑部尚书丁浩拱拱手,然后就像根木头一样的站在门前。

        司马华正在苦口婆心的哀求门口的顾北山和顾北河兄弟二人,希望两人能进去通报一下,想见见皇李郁,但是都被兄弟二人以皇受到了惊吓,不宜见客为借口阻止了,刑部尚书丁浩郁闷的看着司马华一遍又一遍的哀求顾北山兄弟二人,后来实在看不下去了,把司马华拉到一边开口问道:“司马大人,此时查案要紧,大人为何不去勘察现场,而是在此求见皇殿下?”

        司马华无奈的看着丁浩,此时两人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了,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了,苦着脸言道:“不瞒丁大人,本官求见皇殿下也是为了查案,之前的那场夜袭也是皇殿下一语点醒梦中人,我等才知道这群刺客是北方的蛮族人,所以这次本官也想请皇殿下指点一二,不然的话,这十日只限一到,恐怕就是我等人头落地之时呀。”

        丁浩听完之后,转头看看四周那些像无头苍蝇一样的大理寺和京兆府的衙役,心中冷哼一声,想到皇殿下一语点醒梦中人?凭你们这些个酒囊饭袋就算是皇殿下点醒,也只是在长安城内抓点蛮族人在大牢里屈打成招的吧,大家同殿为臣的,谁不知道谁呀,气呼呼的甩甩袖,然后看着发呆的王鉷大声问道:“王大人可有高见。”

        王鉷被丁浩的一句话惊醒了,然后赶紧对着司马华和丁浩抱拳笑着道:“单凭两位大人做主。”王鉷的这句话把丁浩的肺都快气炸了。

        丁浩吹胡瞪眼的指着王鉷道:“本以为王大人晚到这么长时间必有所发现,没想到竟出如此是不关己的言语,既然如此,本官也不多陪了,反正到时候砍头流放的也不是本官一家之人,告辞了。”完后就大步的离开了慈恩寺,司马华在塔门前愣愣的看着离去的丁浩,然后又转头看了一眼还在发呆的王鉷,拍了拍大腿,叹了口气也离开了,王鉷看两人都走了,本来也想走的,可是想了一下,不能走,现在走了到时候就没法推脱责任了。

        李郁把那个昏迷的刺客抬到四楼之后,把刺客的衣服全部脱光了,看到他的肚上有道很长很深的口,其他地方都没有受伤,看来是流血过多昏迷的,还好只是把肚皮划破了,没有伤到内脏,让两个和尚找来布条把刺客的伤口包裹起来,然后仔细的搜了一下光不溜秋的刺客,头发里,嘴巴里都搜了一下,没有什么异物,这才把他轻轻的抬到床上。然后礼郁就站在窗口看着下边忙忙碌碌的羽林军,还有大理寺,刑部,京兆府的衙役们,对于大理寺卿司马华的哀求,李郁全部屏蔽掉了,本来上次想接着此人的手打击一下安禄山,没想到此人如此不堪,死了也是活该,看着离去的刑部尚书丁浩还有大理寺卿司马华,李郁心中冷笑道,看来真的是世态炎凉呀,如果自己还是王爷的时候,这两人是否还敢这么直接就走呢?

        离大雁塔再次被袭之夜虽然已经过去了七天,但是大雁塔下还是有着一股血腥,就连每天都要来院门口看李郁的颍飞彩都因为受不了这气味两三天没来了,长安城内到处都是流传着那个喋血之夜的事情,顾北山和顾北河兄弟二人也在长安百姓的口口相传中出名了,大家都这兄弟二人是唐初的秦琼和尉迟恭转世,上世是保太宗皇帝,这次是来保李郁的,当这句话传到太耳中的时候,太坐不住了,向皇上求了手谕来大雁塔见李郁,虽然认识顾北山兄弟二人,但是进塔之前又仔细的打量了这兄弟两人一眼,太的眼神让兄弟两心里直发毛,很怪异。

        太和李郁兄弟二人坐在塔顶的茶桌前,李郁见太一副欲言又止的样,端起茶杯轻叹道:“太哥哥可是为了坊间传言而来?”

        太被李郁这么一问,心中很羞愧,端起茶杯喝口茶,然后尴尬的回道:“并非如此,实乃多日未见二十一郎,而且此地又被贼人骚扰多次,为兄实在放心部下,所以今日特求得圣谕来一见。”

        李郁也没有点破,站起来走到窗边对着太道:“不瞒兄长,其实也曾有人建议弟和兄长争东宫之位,但是被弟严词呵退了,并非是弟沽名钓誉,而是弟实无此心,也没有那种想法,弟自襁褓之中被送到哥哥府上,从弟就把哥哥当为半个父亲来看待,虽皇家无亲情,但是弟心中一直认为此生宁可哥哥负我,我也不会负哥哥,为了哥哥的千秋大业,弟随时都可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就算是千刀万剐,弟也绝不皱眉。此生之为保哥哥大业以报养育之恩,如有万幸死于哥哥之后,那弟也必当拼尽权利辅佐李俶,保哥哥大业得以传承。”完后转过身来郑重的看着太,跪在太面前单手指天道:“我李郁在此发誓,此生如违此言,必当不得好死,天打雷劈。”

        d看就来q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