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三章:有朋自远方回
对于外边的事情李郁现在没有心情在理会了,每天潜心在写书,也让明悟跟岑参传了话了,以后外边的所有买卖的事情都由他自己做主,不必在大事事的到大雁塔这来请示了,还有让岑参告诉孙茂才多多收集东北方向,尤其是范阳和平卢等地的情报,要把安禄山出兵东北打击契丹的情况随时通报过来,不能耽误。把事情都交代完之后,安安静静的在大雁塔内上午写西游记,下午看看佛经,或者写一点中学程度的数学,还有千字文,百家姓和三字经之类的儿童启蒙读物,没写完一部的时候就让明悟装钉然后,自己用封条给贴起来,再拿给每天都来塔外的得,让得带回去收好,任何人不能看包括太在内都不给看。
天宝三年临近中秋的之前,李白来到了大雁塔,手里拿着皇上的圣谕进了大雁塔,李郁看到听来者是李白,高兴的沏好茶摆好瑶琴点上好香在塔顶七楼等着李白上来,李白稳着脚步来到了塔顶,李郁看到李白上来后立马站起来拉着李白的手道:“太白兄自从开元二十九年东游之后,已有三四年未见,实在是想苦了弟了,不知今日为何突然来此造访?”完就拉着李白赶紧坐下,给李白倒上一杯清茶。
李白笑着被李郁拉着坐下,然后端起李郁倒的茶,轻轻的吹了口气,品了一口回道:“好茶,不知道皇在何处得来的好茶,太白厚颜欲求一点,不知可否?”
李郁哈哈大笑道:“皆言你李太白爱酒,没想到对茶也有爱好,好的很,等会离开之后,你直接去建宁王府找得拿就是了,你还没为何来长安了?”
李白放下茶杯,笑着对李郁回道:“我本在荆襄之地游历,两个月前被贺知章老大人一封信招来长安,经贺老大人的推荐,现在供奉在翰林院,刚刚到任,就去皇上那讨了口谕前来拜会皇殿下了,希望殿下不要怪太白唐突就好。”
李郁摆摆手,笑着道:“哪里哪里,早就希望和太白兄再会,只是现在身不由己,岂会怪罪太白兄,太白兄先请安坐,待弟抚琴一曲,为太白兄接风洗尘。”完后就坐在琴桌前,调了一下音,开始轻抚起瑶琴,琴声从李郁面前的瑶琴传出来,飘飘渺渺的传出了大雁塔,不光痴迷了李白,也听醉了来慈恩寺上香祈福的香客。
“好琴,好曲,不知此曲何名?竟然让人如此沉醉其中?”李白等到李郁停下来后急迫的问道。
李郁呵呵一笑,端起茶杯喝了口茶后笑着道:“此曲名为画心,正所谓画人画虎难画心,好了,我们聊点别的吧,听你还去了西川了?”
李白听李郁问自己去西川的情况,赶紧回道:“太白正是从西川出来之后被贺老大人召唤到长安来的,起西川,真的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呀,不过此次入西川,看到了很多之前没有看到的事情,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派杨钊来长安的事情,皇殿下应当知晓了吧,这杨钊在西川实乃一地痞流氓之辈,可是这章仇兼琼为了保住自己剑南节度使一职,竟然在西川大肆收刮民财,让此人带到进长安贿赂杨家四姐妹,让她们在皇上面前多替章仇兼琼美言,之前皇上听了丞相李林甫的话,已经准备调章仇兼琼回长安任职了,但是被杨家四**美言之后又连任了剑南节度使一职,这章仇兼琼在西川收刮民财,搞的剑南百姓苦不堪言,更是夜郎自大,多次出兵攻击南诏都是败回,然后就抓一些剑南土族的人,杀良冒功,太白本想回长安之时,请皇殿下为西川百姓伸张正义还西川一个朗朗乾坤,没想到殿下,唉。”完之后默默的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李郁笑着给李白把茶添满,然后慢慢的问道:“太白兄基本游遍了大唐,可见识了长江和黄河?”
对于李郁的这个问题李白不大明白,只能疑惑的回道:“长江和黄河肯定都已见识过了,不知皇殿下可有何指教?”
“黄河之水长年浑浊不堪,多有泥沙夹杂其中,长江之水除非雨季,其他时候都是清澈的很,两者相差巨大,但是都长年抚育了两岸百姓,不能因黄河水浊而不用,也不可因长江水清而全引长江水,毕竟长江水留不到黄河边,而且这黄河和长江是从源头上就是这样,我们的力量还不够去改变这些事情的。”李郁完之后,端着茶杯喝口茶,等着李白自己感悟这句话。
李白被李郁的一番话的愣住了,这皇殿下是什么意思?难道是任由这些贪官污吏无能之辈如此残害百姓么?这还是之前自己认识的那个嫉恶如仇的李郁么?但是仔细的想想李郁的话之后,自己也明白了,这里边有着很多的无何奈何,毕竟清流之官就那么多,然而大唐官员何其多,难免出现一些贪官污吏,后边的那句意思很好理解了,现在的大唐看似强生无比,但是已经从根上开始腐烂了,皇上怠政已经一年多了,所有大事事都是丞相李林甫在把持着,太殿下也是如履薄冰自顾不暇了,但是这些都不是不管百姓生死的理由,喝了杯茶后,李白站起来看着李郁道:“今日多谢皇殿下的好茶了,待来日殿下出塔之后在举杯共饮,在下先告辞了。”完后对着李郁抱了一下拳就下去了。
李郁站在楼梯口,看着腾腾的下塔的李白,大声道:“太白兄一心为国为民之心难能可贵,但是有很多时候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是很大的,不要太多的完美主义。”只能希望他能听进去一点,以免以后穷困潦倒的过完一生了。
刚送走了李白,道坚就上来了,手里拿着一张纸递给李郁,李郁打开一看,是个女笔记,上边写着希望李郁到窗口一见,李郁看后很纳闷,这不是辛玉的笔记呀,是谁要自己到窗口一见呢?拿着纸站在窗口,看到大雁塔外的院门那里站着一个女,穿着华丽,正高兴的对着七楼的窗口挥手,嘴里大喊着:“郁哥哥,我是颍飞彩呀,我刚从汉中回来,去太府上打听你了,太哥哥你被关在这里了,可是我没能拿到皇上伯伯的手谕,只能在这里见你了,你不要生飞彩的气呀。”
李郁看着站在院门那里蹦蹦跳跳的颍飞彩,想起了这个丫头,比自己三岁,是已故的太少保,兵部尚书,镇军大将军,汉中太守,虞国公颍望德的女儿,这颍望德也是当今皇上的潜底之臣,当年皇上发动玄武门事变杀太平公主之时,颍望德勇猛当先,斩杀了几位太平公主的心腹之将,最后身披六创还奋勇杀敌,后来皇上登基之后重赏了颍望德,封了个虞国公,并且执掌兵部,加了太少保,还有镇军大将军的职位,可惜天宝二十四年的时候,因为废太李瑛的事情受到牵连,被贬为汉中太守,但是其他的官职都没丢,可惜今年夏天的时候病死在任上了,李郁在大雁塔内也听了,心里很惋惜,可是现在看到一身素衣的颍飞彩这么高兴的样,看来颍望德的离世对于颍家来打击不算太大,毕竟皇上已经让颍家的人回长安了,只能对着颍飞彩挥挥手,然后拿过纸和笔,写了几句话让道坚给送去,实际上李郁没想到的是,这颍飞彩正是皇上给李郁选的正妃,因为皇上之前派人问过太妃了,太妃这个颍家的女儿时候经常跟在李郁的后边玩,而且李郁也不反感这个丫头,让人给汉中颍望德传旨,让他把女儿送到长安等明年准备嫁给李郁做正王妃,可惜的是圣旨还在路上的时候,就遇到了往长安报丧的人,只能跟着一起回来,皇上愣愣的听完之后,感叹的看着身边的高力士还有陈玄礼,当年东宫的老人都已经差不多了,剩下的也没几个了,这颍望德一死,李郁的婚事只能推到三年后了,但是皇上没有给李郁换王妃的意思,还是派人去汉中传旨,让颍家都搬回长安来。
李林甫和安禄山一起在丞相府内商议着出兵东北助高丽的事情,最后决定一战需尽全功,派范阳镇的威武军、清夷军、横海军、高阳军、唐兴军、恒阳军、北平军,外加平卢镇的平卢军、卢龙军、榆关守捉、安东都护府全部人马合计十万大军出征,留经略军、静塞军两军留守范阳,平卢二镇,而且马上入冬了,人马出东北后的棉衣棉被这些御寒的东西都要准备整齐,高丽只是提供大军的粮草。商议完之后李林甫就管家拿着公文去找兵部盖章,然后让安禄山赶紧和高丽使者一起赶回范阳,争取在年前就能出兵。
d看就来q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