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见不如不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八章:见不如不见
        在李郁被幽禁大雁塔之后,杨氏三姐妹在长安城内更是无法无天了,凡是遇到不长眼的,什么都没,先是一句:“难道你不知道魏王李郁因为得罪我们姐妹,现在被幽禁在大雁塔么?”大家听了之后,只能乖乖的任她们欺凌了,毕竟当时的魏王李郁是何等的受宠,不管这杨氏三人所是真是假,总知这魏王李郁就是因为当时的长安谣言之后被幽禁了,这也造成了很多百姓更加相信之前的那个谣言了,看来皇上是真的爱美人不爱江山呀。

        杨玉环听边令城回禀了关于自己三个姐姐在宫外如何威风的事情之后,吓的赶紧让人去把三位姐姐请进宫来,乘着皇上不在的时候,深情的告诉三位姐姐:“姐姐们,以后千万不可再在外边什么魏王李郁因为得罪了我们而被幽禁的了。”

        虢国夫人尖着嗓道:“妹妹怕什么,难道这魏王李郁不是因为得罪我们姐妹才被除了王爵,然后幽禁大雁塔的么?”

        杨玉环苦笑着对三位姐姐解释道:“姐姐们,妹也不隐瞒你们,谣言传出来的第二天,皇上早朝回来之后,一直把自己关在书房内,谁也不见,就算是妹前去求见也没能的见,而且还杖毙了好几个在书房里执役的太监,一直到晚上,皇上才神情疲惫的出来,然后在太极殿外遥望大雁塔方向,嘴里一直着亏欠魏王许多,妹晚上也问了皇上,皇上之所以把魏王李郁幽禁大雁塔,也是出于无奈,真好也磨练一下魏王的心性,等到时间差不多了,还会找个机会给他恢复爵位和官职的,所以现在姐姐们千万别太张扬,魏王在皇上心中地位还是很重的。”

        三姐妹听了杨玉环的话后,韩国夫人疑惑的问道:“这皇上万人之上,只要皇上不愿意,难道还能有人胆敢逼迫皇上不成?”

        杨玉环耐心的回道:“朝堂之上的事情不是我等能过问的,但是妹听高公公讲过,当朝朝堂之上过大半的大臣要求皇上赐死我们姐妹,皇上后来为了保我们姐妹,无奈之下才做出处罚魏王的决定,但是还有很多大臣不满意皇上的决定,要不是丞相李林甫阻止下来,后果真的很难料的,所以皇上对于丞相的做法很高兴,前几天封了丞相晋国公的爵位,这可最好的国公爵位了。”

        姐妹四人正在聊的时候,皇上进来了,皇上笑着让他们免礼了,刚坐下来的时候,高力士就手捧着一块玉佩进来了,走到皇上身边轻声道:“启禀皇上,宫门外有一道姑手持这玉佩,请求面圣”皇上拿过玉佩仔细的看了看,这块玉佩不是自己赏赐给李郁的么?怎么会在一道姑手里?转头问道高力士:“这道姑多大年纪?在何处修行,为何手里有这块玉佩?她要见朕有何事?”

        高力士赶紧回道:“这道姑不到二十,自称在终南山镇运观修行,这玉佩是前几年李郁进秦岭打猎之时,路过镇运观,走的时候留给了镇运观道长的,她想去大雁塔见李郁,不过奴婢看这道姑像一个人。”

        皇上疑惑的看着高力士,开口道:“像一个人?像谁?”

        “像是之前在宣政殿上和李郁合奏的那个宫女,后来这宫女被皇上赏赐到了魏王府,现在不知道为何在镇运观修行。”高力士把自己的猜测了出来。

        皇上想起来了,当时是有这么一个宫女和李郁合奏来着,至于这玉佩,皇上放在手里看了一会之后,交给了高力士,吩咐道:“你把这玉佩交还给那道姑,然后你再给陈玄礼传个旨意,让他带着这道姑去大雁塔见李郁吧。”

        辛玉前天在观内听进观还愿的信徒起了李郁被幽禁的事情,昨天自己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吃不喝的一天,后来还是观主进来开导道:“既然心有所愿,不如随心自然。”当晚辛玉就下山在蓝田县住了一晚,然后第二天一早就顾了马车赶到皇宫门口,拿着玉佩求见皇上了,自己本来没报多大希望的,谁知道正好被李静忠看到了,李静忠见过这个玉佩的,就拿着玉佩找到高力士了。眼看这玉佩被拿进宫好久了还没消息,辛玉双眼含泪的准备放弃了,这时候高力士来,后边跟着陈玄礼,然后让辛玉跟着陈玄礼去大雁塔见李郁。

        辛玉跟着陈玄礼来到了大雁塔下,听到塔中有悠悠的萧声传出来,琴声中透出一种佛家的空灵之意,陈玄礼看了辛玉一眼,发现辛玉正在愣神的听着萧音,陈玄礼走上前让羽林军的守卫把门打开,然后请辛玉进去,但是被守卫拦住了,守卫拦着辛玉低声道:“姑娘且慢,里边的和尚交代过,任何想见皇郁,都要先禀报,不然的话就算进去了,皇郁也不会相见的,还请姑娘稍等。”辛玉听了守卫的话,把怀里的玉佩掏出来交给守卫道:“劳烦您把这个玉佩交给皇郁,就故人来访,请求一见。”守卫拿着玉佩告了声罪之后就转身进来大雁塔,直上第七层才看到在塔顶吹萧的李郁,恭敬把玉佩给了李郁,然后请示道:“不知皇殿下可否相见?如果相见的话,卑职就去传她进来了。”

        李郁放下萧,愣愣的看着手里的玉佩,然后对守卫道:“你且先随我来,等会拿给东西送给塔外之人,让她离开吧。”完之后,转身下到了第四层,坐在桌前拿起毛笔在纸上停停登登的写着,写完后让守卫拿下去给那位姑娘。

        辛玉在塔下焦急的等着回音,过了好大一会,守卫拿着一张纸和玉佩出来了,恭敬的把玉佩和纸递给辛玉,然后道:“皇郁让姑娘离开吧。”辛玉脸色苍白,两眼流泪,双手发抖的接过纸和玉佩,然后仔细的看着纸上的字,嘴里轻念道:“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见不如不见。”辛玉看完之后破涕为笑,笑着又哭着,冲塔内大喊道:“李郁,我在终南山等你,一直等你,就算天荒地老,海枯石烂,你不来,我不走。”完之后心翼翼的把纸叠起来揣进了怀里,然后告别的陈玄礼,看看天色还早,就去车马行顾了辆马车,赶往蓝田县去了,准备回终南山。

        皇上在太极殿内刚刚在李俶的口中听了李郁和这辛姑娘之间的关系,然后陈玄礼进来的回报后,仔细的咀嚼着那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慢慢的站起来看着大雁塔方向,然后对身后的高力士道:“你派人去终南山镇运观,把这辛姑娘的生辰八字还有家中底细都查清楚了,然后送到宗人府,命大宗正把辛姑娘写入皇家玉蝶上,等李郁解禁后就让他们完婚。”高力士声的问了一句:“皇上,这宗人府的玉蝶上,写正妃还是侧妃?”皇上想了一会,轻声道:“侧妃吧。”

        李郁还不知道,自己的婚姻大事已经被自己的父皇定下来了,还在大雁塔内看着和尚道坚带进来的字条,上边是岑参写的一些关于买卖上的事情,还有一件事,让李郁看了之后,吓的双手发抖,赶紧提起笔给岑参回信,让道坚赶紧送给还在大慈恩寺里等着回信的岑参。

        岑参拿着道坚的送来的回信,赶紧打开来一看,就几个字:“赶紧派人想尽办法阻止洛阳,郑,卫,汴四地的万民书进长安,万民书进长安之时就是我身死之日,急,急,急。”岑参一开始还没想通,大家都认为这四地的万民书进了长安,皇上可能会放李郁出来,但是现在看了李郁的信之后,吓的满身冷汗,是呀,万民书进长安了,那不就是四地百姓都认为皇上是昏君了么?这是逼宫呀,赶紧收起信纸,也顾不得什么长安城内禁止纵马了,赶紧赶回建宁王府,让建宁王派人往关东。

        除了万民书之事,再也没有其他的事情来烦李郁了,愉快的过了一个夏天,马上入秋了,皇上也没有要放自己出来的意思,太曾经让得带话进来,皇上一直想着放李郁出来,只是没有找个一个合适的机会,希望李郁先认错,写个奏章让守卫呈给皇上,也许事情就能出现专机了,但是李郁没有那么做,还是每日在塔里看佛经,抚琴吹萧,听明悟,从西川来了个叫杨钊的人,是杨贵妃的堂兄,带着大量的珍宝分给了三位国夫人还有杨贵妃,接着就被皇上召见了,并且封了金吾兵曹参军,李郁站在大雁塔上,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暗自叹息道:“这艰难的日即将来了。”

        d看就来q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