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李郁晋魏王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李郁晋魏王 (1 / 2)
        李林甫和李适之听到一半的时候就都是两腿发抖,等李郁讲完了,更是吓的差点坐在地上了,李林甫心中大骂于文通,这个贱婢之,害死本相了。

        李郁讲完之后,对着皇上道:“启禀父皇,儿臣认为此时并非追究责任的时候,应当赶紧派得力人马,往关东主持大局,疏导大水,安置流民为重,如若拖延日久,恐生祸乱,请父皇三思。”

        皇上被李郁的一句话的冷静下来了,慢慢的坐回龙椅,疲惫的对着下边几人开口问道:“都起来商议一下该怎么赈灾救民吧。”

        太由于在东宫,一直等到皇上发完火以后才到了紫宸殿,进来一看两位丞相和六位尚书都跪在地上,把太吓了一跳,幸好李郁对着他招招手,赶紧走到李郁身边问了一下什么情况。

        李林甫和李适之几人胆战心惊的站起来后,开始商议赈灾之事,谁都知道这赈灾是个肥差呀,都想让自己的人去,不知道怎么商议商议着就吵起成一团了。

        皇上看着下边吵成一团的大臣们,气的拍着御案,大声道:“让你们商议赈灾之事,不是让你们吵架的,赶紧拿出个章程来,半个时辰后要还是没商议好,全部革职滚回老家。”

        李林甫最近正想着法搞太,但是害怕襄阳王搅局,所以一直没有行动,脑里突然灵光一闪,现在不是就个把襄阳王支出长安的好机会吗?赶紧站出来道:“启禀皇上,臣推荐襄阳王李郁为钦差,前去关东赈灾,之前襄阳王第一次进宫面圣之时就曾谈过如何赈灾的事情,臣深有感触,所以臣认为襄阳王可担此重任。”

        皇上听了李林甫的话,点点头,转头看着李郁问道:“襄阳王,你可愿担此重任?”

        李郁刚刚听到李林甫的话,就知道这老狐狸肯定没安好心,但是现在自己又不能推辞,只能接着了,“儿臣愿当此重任,但是儿臣有几个条件。”

        皇上一听李郁愿意前去赈灾,高兴的道:“有什么条件尽管提,只要朕能办到的,都答应你。”

        李郁喜怒不惊的回道:“谢过父皇,第一,儿臣缺少人手,听闻将作监监丞李岫,通水纹地理,儿臣请父皇把李岫调来做儿臣副手,第二,儿臣需要洛阳,卫州,郑州,汴州四地的兵权,第三,儿臣准备从两淮之地调集物质赈灾,第四,儿臣需要此次受灾的三洲官员的生杀任免大权包括一州刺史在内,如此严重的水患居然隐瞒不报,足以见得,此三州官员皆已糜烂了。”

        李林甫听到李郁要带着自己的长李岫一起去,这怎么行,刚要话了。皇上就已经开口了,高力士拟旨,“晋封襄阳王李郁为魏王,开府仪同三司,晋骠骑大将军,暂任洛阳留守,河南河北宣慰使,两淮转运使,节制卫,郑,汴三州兵马,赐尚方宝剑,假节戎加九锡,上到刺史,下至县尉,皆有先斩后奏之权。”然后想了一会,又让高力士去将作监,调李岫跟随李郁前往关东。然后把洛阳留守的大印和兵符拿给了李郁。

        李郁领了圣旨接了大印兵符之后对皇上道:“灾情紧急,不容多留。儿臣这就回府收拾人手,马上赶往洛阳。”

        皇上满意的点点头,关心的道:“既然事情紧急,朕也不留你了。”完又对着其余的人道:“你们也退下去吧,六部要好好配合魏王,要是出了纰漏,朕绝不轻饶。”

        李林甫就像吃了坨大便一样,阴沉着脸走出大殿了,本想乘机把李郁支出长安对付太,可没想到这李郁如此奸猾,把他支出长安,连自己的儿也被他给带上了,真的以为这样就能确保太无事了么?李郁呀李郁,你还是太年轻了,要死能扳倒太,就算再失去一个儿又能怎么样呢?

        太和李郁出了紫宸殿后,太赶紧拉着李郁问道:“关东水患真的如此严重么?”

        李郁左右看看周围没有,才把没有敢在大殿上的话讲给太听:“确实如此,是威武镖局的镖师从扬州押运银两准备往太原去,走到汴州的时候被大水阻住了,又转到郑州还是大水连天,在路上听卫州也被淹了,最后也敢走洛阳,直接从绕道武关,经潼关往武功去了,王孝折了镖师的回报赶紧来长安回禀给我,我才知道的。李林甫老贼欺上瞒下,如此大患竟然捂的严严实实的,弟估计这老贼肯要出阴招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