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天宝二年初的噩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章:天宝二年初的噩耗
        李郁这些年在大唐过的年很无聊,所以今年要改变一下之前的那种无聊的年味,早早的就画好了图纸,让得去找能工巧匠扎了舞龙和舞狮,在府里让亲卫们在前院训练,被来闲转的李俶,李倓两人看了后,两人赶紧很稀奇,也央求着李郁把图纸拿一份给他们,回去也扎几个让府里的亲卫们舞一舞。等到练好了,能看了,已经除夕了。

        除夕皇上带着杨玉环走在空荡荡的大明宫里,心中感叹,虽然有美人相伴,但还是有种孤家寡人的感觉,突然想起了去年除夕夜,李郁在王府和几人喝酒论三国的场景,不知道今年李郁又有什么花样,转身吩咐高力士出宫去襄阳王府,坐在马车上,看着热闹的长安城到处都是行人,才感觉到了自己还在人间,在拥挤的人潮里马车停在了襄阳王府门口,还没下车了,就听到王府里锣鼓喧天的,还有大声的叫好声,前院的火光映红了夜空。皇上暗自思量,难道今年这在府里带着下人们一起放火玩?先看一下门上的对联再进去,喊上杨玉环下来一起欣赏一下。上联我爱之人名花有主,下联爱我之人惨不忍睹,横批命苦。皇上一看这字和诙谐的对法就知道,这肯定出自李郁的手笔,嘴里嘀咕了一句,混账东西。

        杨玉环看着这对联,笑的上气不接下气,扶着皇上道:“臣妾之前听闻襄阳王有奇才,本以为是讹传,今日一见果真是当世奇才,哈哈。。。”

        皇上没好气的让高力士上去叫门。

        李郁正带着全府上下一起吃了年夜饭以后在前院点了篝火,篝火上烤着几只羊,厨们正不要钱一样的往羊上洒香料,矮桌围成一个很大很大的圆圈,凡是在府里的不管是仆役还是丫鬟或者是前院宿卫的虎啸军将士,都坐在矮桌上吃着烤羊,喝着美酒,看着舞龙舞狮,但是也有管家在到处巡视着,玩乐可以,但是不能有乘机苟合的,败坏了王府的名声可不好,他有预感今晚皇上不定会来,早早的就叫冯多财守在门口,冯多财听到有人叫门,就急忙打开侧门一看,府外站着一群人,成包围形的保护着中间的一位老者和少妇人。刚要询问,就有人上前对自己道:“快开中门,迎接皇上。”冯多财定眼一看,中间的老者还真是皇上,看来被自家王爷猜中了,赶紧让人把中门打开,自己去回禀王爷。自己刚到,皇上后脚已经跟来了。

        李郁见皇上来了,刚要下跪,就被皇上扶住了,皇上笑着道:“此时只有父,没有君臣,不用行这些俗礼了。”

        皇上的举动震撼了杨玉环,这是第一次见到皇上对于那个儿这么好,包括之前自己刚嫁给寿王李瑁的时候,武惠妃还正得宠的时候,都没有见过皇上这么等待过寿王李瑁,看来皇上对于这个儿不是一般的宠爱呀。

        李郁被皇上扶起来后,直接选择无视了后边的杨玉环,皇上也没有什么,杨玉环也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妥的,这样也很好,避免了尴尬。

        皇上的到来没有引起周围那些王府下人们的注意,大家都集中精神看着在篝火边上舞动的狮和长龙。皇上看到精彩之处也忍不住的拍手大声叫好,一直舞到了半夜,舞龙舞狮的实在累了舞不动了,大家才散去,本来皇上是要留宿襄阳王府的,但是被李郁给全回去了,虽然理由是“父皇为一国之君,深夜临幸到儿臣府上已是天大的荣耀了,如若再在儿臣府上留宿,御史必然不会让儿臣好过的,还请父皇回宫去吧。”而实际上是因为不想让皇上玷污了自己的王府,这留宿在王府,万一来了兴致临幸了杨玉环,那自己这成什么了?淫窝?自己父皇在自己的府上临幸自己嫂,想想都感觉乱的可怕。

        皇上见李郁死活不肯让自己留宿,没办法只能气呼呼的让高力士起驾回宫了,临走之前告诉李郁,明天必须要把舞龙和舞狮的送到宫里,不然的话绝不轻饶,威胁了李郁一番,然后恨恨的坐上马车回宫去了。

        李郁第二天一早,就是大年初一,要进宫去给皇上还有东宫太等人拜年,就带着舞龙舞狮的队伍,一路敲敲打打,舞着去了太极宫。去的时候热热闹闹的。回来时候就还自己带着冯多财和几个亲卫了,皇上等自己看够了,就让他们回来了。气鼓鼓的出了宫,往宁王府去了,年前就听老宁王可能要不行,这要去看看了,再不去的话就是不懂礼数了。跟着宁王府的管家来到了老宁王的院里。老宁王住在东厢房里,李郁推开门的那一瞬间,浓浓的草药味差点把自己给冲倒了,地上摆着坛坛罐罐的药汁,绕过这些罐,伸手挑开门帘进了内屋,就看到李安站在门帘处,老宁王躺在床上,床边有个神情憔悴的中年人正一勺一勺的给老宁王喂药。

        李安看到李郁进来了,就轻轻的走到老宁王床边,耳语道:“爷爷,郁王叔来看你了。”

        宁王睁开眼,看到了门口的李郁,努力的把手抬起来,对着李郁招招手,让李郁过来。然后又叫李安和床前喂药的中年人先出去。

        李郁看着躺在床上的老宁王,鼻有点发酸,慢慢的往床边走去,这个睿智的老人可能马上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感觉有人盯着自己在看,眼角的余光瞄了一下,看到端着药碗准备出去的中年人正用复杂的眼光看着自己,那个不出来的感觉,让李郁很难受,心中疑惑的想到“这人是谁?难道是宁王的儿么?可是宁王的几个儿自己都见过呀?难道是自己的寿王兄李瑁?”本想打个招呼的,但是已经擦肩而过了。走到床边坐在床沿上,拉着老宁王的手,已经是骨瘦如柴了,手上全是皮包着骨头,鼻一酸,眼泪就情不自禁的流了下来。

        老宁王笑着对流着眼泪的李郁道:“傻孩,哭什么?生老病死是天道人伦,谁也逃不过的,不必有此女儿姿态,你之前在宣政殿羞辱那个胡人安禄山之事,李安跟老夫了之后扒手称快,很不错,做的很好,太乃是一国储君,更是国之根本,岂能任由他人羞辱,李安只是在李俶府上的时候听李俶讲的,当时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好好的讲给老夫听听。”

        李郁见老宁王想听,就擦擦眼泪简要的把事情了一下,还把为数不多只有几个人知道的渭水营外斩杀了平卢军一千五百精锐的事情也给老宁王讲了。

        宁王努力的把身体往上挪一挪,惊讶的看着李郁,急声道:“还有这事,为何一点风声都没有?也好,让那些人长点记性,别真的以为没人能治住他们了。”

        那天李郁和宁王聊了很多,老宁王也讲了自己年少之时兄弟几人如何的胆战心惊的活在武女皇和太平公主的淫威之下。一直聊了老宁王体力不支的时候,李郁才离开宁王府。

        原以为老宁王能挺段时间,没想到还是没能熬过这个春天。刚出了正月,老宁王就去世了,已经半年没上朝的皇上宣布罢朝三日,第二天又下诏追谥宁王为让皇帝,又追谥宁王妃元氏为恭皇后,一起合葬在桥陵之侧,宁王长汝阳郡王上表恳辞,但是皇上不许,又下诏所有在京的王公大臣都要戴孝送葬。

        皇上亲自送到长安城门处,就停下了,这已经是天大的殊荣了,皇上令李郁步行在送十里,李郁跟随着送葬的队伍离开长安城,心中万分悲痛,多么睿智的一个老人,就这么不声不响的离开了,可是自己发现所有人中只有自己的寿王兄李瑁哭的最让人伤心。行到十里处,李郁和别的一些王爷们回转了,之还有老宁王自己的儿孙们还有一些礼部一些需要主持葬礼的官员们继续往桥陵送葬。

        李郁回到王府,抱了一坛高度酒,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自己饮一杯,往地上倒一杯,自言自语的着话。一直喝到半夜醉到在地,得一直守在门口,听到里边传来呼噜声,赶紧喊来冯多财和两个亲卫,把李郁抬到卧室去了,这天气躺地上睡觉,要是染了风寒,那可不得了。

        一直睡到第二天下午才起来,刚睁开眼,得就跑到边上道:“王爷,上午的时候皇上派人去宁王府传旨了,把陇右世家韦氏的一位姐许配给寿王李瑁,但是被寿王拒绝了,寿王他要为宁王守孝三年。”

        李郁甩甩发涨的脑袋,捂着头道:“寿王自长在宁王府,和老宁王也算是情同父了,守孝三年也的过去。”完又让得去准备点吃的,这会肚里空的很。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