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四六章:误差巨大的税款(求订阅、推荐、收藏) (2 / 4)
1石糙米值多少银子呢?
一般青黄不接之时,粮价会贵些。那时1石糙米大约能值1两多银子。而丰收收粮之时,1石糙米最多也就能值0.5-0.6两银子。
自张居正一条鞭法改革后,大明现在的税收是以收银为主。秋粮上市开始征收秋税。那时可正是粮价最低之时。农民辛辛苦苦干一年,所获最终却大多用来交税,残存的一点粮食也完全不够来年的口粮,这让农民如何继续生存?
更何况,现在还恰逢连续的灾年。大灾之下,粮食减产严重,农民又上哪去弄银子来交税?
活不下去的农民除了等死,不起义还能如何?
“起潜,朕记得朝廷应该没向陕西加税吧?”阴着脸,朱由检淡淡的问道。
“回陛下,”听到朱由检的问话,高起潜心中不由一哆嗦。他小心翼翼的回答:“回陛下,朝廷从未向陕西特别加派过任何税赋。陕西执行的应该还是洪武爷定的一亩5升2合5勺(一亩1.2斗左右)的税赋。”
税赋的数字,高起潜说的相当的清楚,不敢有半点含糊。他知道,这个数字,眼前的陛下早就心知肚明,陛下这是在明知顾问呢。
朱由检微微点点头,又再次陷入沉思之中。
一亩应交税1.2斗,就是按粮价最贵时的数字征收,农民一亩也不过要交一钱二三的税赋。对比这个数字,白水县所收税赋已经高出正常4、5倍,多的甚至达到了7、8倍。
可问题是,白水县对农民征收了这么重的税,整县却还欠了朝廷5成多的税赋。也就是说,大明朝廷按一亩1.2钱下达的税赋,白水县在按5倍征收后,最终上缴朝廷的却还不足1.2钱一亩的一半。这里外里,白水县侵吞的税款,那可就大了去了。
“高起潜,你去把魏忠贤叫来。”
还没等高起潜应声离去,朱由检却又改了主意:“不,还是先叫田尔耕来吧。”
乾清门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