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二一章:天子守国门的原意(求票、求收藏) (1 / 5)
在安排遵化为喜峰口准备的各项支援事宜时,朱由检觉得他发现了大明“天守国门”的真正含义。
永乐大帝朱棣真不愧大帝的称号。
他的眼界雄心绝不是常人所能比的。朱由检为他的发现,激动的心砰砰乱跳。
什么“天守国门”,永乐大帝应该从没想过“守”这个字!在永乐大帝心中应该是“天镇国门”吧?
常年驻守北疆的永乐大帝,执意将京城迁至北方,并不是怕那所谓的建文余党。他也许只是不想让那江南烟雨,腐蚀了他的大明雄心吧?
永乐大帝迁都,更大的意义是为了建立一个向北进攻的完备基地。
只要有京城在,面对北方的威胁,大明最精锐的京营就能随时准备出塞。
有京城在,大明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完成进攻的准备,随时可以对北方草原发起有效的攻击。
长城,在永乐大帝眼中,那也不是用来防御的建筑,那只是大明向北方敌人,发起进攻的更前进基地。
从这个方面想,京城防御上的缺陷就完全不存在了。永乐时代,什么敌人能顶住大明的攻击,转而进攻大明的京城呢?
没能彻底征服草原的朱棣,大概希望他的孙后代,能彻底的解决北方的安全问题,靠进攻将边疆扩展到草原以外,使京城获得真正的战略安全。
朱棣可能害怕他的后代孙,会在深宫妇人中忘记了边疆的安危,他用近在咫尺的边疆提醒他的后世孙。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可惜,后世孙的不肖,把京城这好好地进攻基地,愣给扭成了防御基地。从这一点上来,不能不是文臣误国啊。
朱由检对自己的这个新发现真是感到痛心疾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