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二章:徐光启与毛纺织业(求求求票) (2 / 4)
“辛苦先生了?”朱由检向徐光启郑重一躬。
“殿下,无需如此。”徐光启回了一礼,他欣慰的看着成型的毛线。他的《农政全书》可以再添新的一章。
此次羊毛纺成毛线,基本与朱由检无关。朱由检所做的唯一的贡献,就只是下达了指示。能顺利纺成毛线,徐光启居功之伟。
毛纺所需的一切,从洗毛的溶剂到纺织的机械,都是徐光启亲自带着工匠们一步一步实验出来的。
能招揽到徐光启,不能不是朱由检的运气。
在这个时代,工匠们对机械的制作都是家族传承,严重缺少理论的依据。大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一个能工巧匠要对一个成型机械做出改进,除了突发奇想,更需要漫长的实验才敢行动。
他们完全是在依靠经验行事,对机械的优化改进往往会走非常多的弯路,浪费大量的时间。
但这些机械在徐光启眼里完全不同,他能很容易就搞清其中原理。并能依照原理对机械做出优化和改进。
徐光启从原理上对机械进行的优化改进,相对经验型改进就容易多了,成功的可能性也更高。
像此次棉纺机械改为毛纺机械,就是理论和实验双方结合的最好体现。
对工匠们需要经过大量长期的实验才能确定的改动,徐光启很轻松就从原理上找出不同。
他拟定的修改方案,工匠只需在试验时做出微调就能轻易成功。
这就是一个顶级科学家的真正价值所在。
在皇庄院内
“殿下,这是来自泰西的汤若望传教士。此次若没有他的帮助,恐怕很难完成羊毛的梳洗工序。”徐光启把身边的一个同伴介绍给朱由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