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跨时代的新作物(求票,求票) (1 / 3)
天启二年剩下的时间悄悄过去,天启三年静静地到来了。
几个月的时间,朱由检个又窜高一截,除了脸上还有青涩稚气,他已经完全像个大人了。
楚天行安排去南方的人回来了,朱由检要的种都带了回来。去南方的人叫贺飞,他也是楚天行的兄弟。
贺飞办事十分细心,非常有条理。知道信王渴求种的意思后,他第一站就奔向扬州。他认为大量盐商聚集的扬州,肯定能找到各种珍奇异种。就算一时见不到实物,找到消息就好办了。
贺飞猜对了一半,三种种扬州都有。可他万万没想到,信王孜孜以求的甘薯,在扬州竟然遍地都是,根本不值钱。土豆和玉米相对甘薯来,虽然少见了一点,却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
“这就信王要的珍贵种?”贺飞看着大量的地、玉米、土豆犯了嘀咕。他搞不清楚,信王怎么会对这些大众化的东西如此渴求。“是这几样作物吧?”
贺飞毅然决定,不管是不是信王想要的东西,地、玉米、土豆每种他都要带个几百斤回去。心无大错啊。
不过,既然信王殿下喜欢新奇的东西,而这每种几百斤的作物又没有花掉多少钱。看看身上剩余的银,贺飞决定:只要是新奇的、没见过的种他统统都要,绝不带银回去。
贺飞在南方大肆搜购新奇种。回程时,除了每种几百斤的三种作物,贺飞还真搜集了不少奇特的种带了回来。
看到几百斤的地、玉米、土豆,在眼前高高的堆成三堆,朱由检有些发愣。他完全没想到,这几种高产作物,竟然都已经在南方开始了大量种植。
朱由检原以为,地、土豆、玉米现在还是刚由西方传进来的珍惜品种。市面上大概很难寻觅,可能要从来中国淘金的欧洲船员手里才能得到几个。
贺飞没回来之前,朱由检还一直在想,“如果老天保佑,这一趟能找到几个种,自己一定要千万千万的心培养,绝不能让种死亡。”可没想到……,难怪明朝末年北方流民四起,南方民间却一直没事。
看着眼前一大堆、一大堆的种,朱由检高兴的一拍大腿,“哈哈,这下不用去心翼翼培养了,直接放开了叫他们种植就行了。对啊,自己怎么会如此粗心,徐光启明明著有《甘薯疏》,甘薯不就是地吗!”
朱由检自责的检讨,“看来,自己真是瞧了明朝。这个时代不是没有人才,也不是没有好东西,只是朝廷的官员不行。有这么好的作物,北方竟然完全没有动静。明显是官员农业推广不利,至少是在北方推广不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