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1章 父朝鲜和儿朝鲜(二) (2 / 2)
此战来援的镇江侯军队死三百一十二人,伤九七百五十七人,与此对应的是清军那边抛下了至少三千八百七十九具的尸体。至于鞑棒和镇江侯军队这边的朝鲜仆从军伤亡,还有汉城百姓的伤亡……统计就没有那么精确了,反正这一仗发下来,朝鲜人这边死的人在三万到五万之间,对于“儿朝鲜”的“统治者”李淏来,这并不是一个不可接受的数字。
毕竟自己活下来了,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李淏现在不关心有多少官员回来重新组成朝廷,也不关心他爹貌似被捉情况下他自己的身份算什么之类的问题,因为他知道这属于关心了也没用,老老实实地当傀儡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相比于心安理得地当傀儡的李淏,正在清军押送下前往开丰(即后世的开城)的李倧心情则悲催的多。这种悲催不仅仅来自硕詹的侮辱,更来自对自己“名声”的担忧——李倧已经快五十了,身体又不好,怕是时日无多,而他之后在史书上就是一个被鞑轻易抓捕的大废物、大昏君,倒是他的儿因为站对了队,不定会有个中兴之主的好名声。
唉声叹气的李倧并非现在军中心情最差的人,硕詹才是,汉城一战的惨重死伤并非问题的全部,而是他意识到以后要面对两个棘手的敌人——一是当初作为剿灭目标的皮岛海寇,二是从海路来援的伪明逆贼,后者远比前者更加精锐,也更加强大,如果前者是一个劲儿地避免主力正碰的话,后者则是毫不顾忌的“不要怂,就是干!”两个敌人中任何一个都这么难缠,偏偏是两个一起出现,这让他如何是好啊……
话又回来,这样天硕詹的心思全在汉城的战事上,并因此丢失了“皮岛海寇”的最新消息。他并不知道这群海寇现在是在平安道、黄海道,或者是其他什么地方抢掠,不过他非常希望这群贼寇还在朝鲜境内。毕竟朝鲜人死多少都没有什么问题,而大清那边在经历了长久的战争损耗之后,已经可以死不起人了。
硕詹的大军抵达开丰是在顺治四年六月初六,把傀儡朝鲜王安顿好后,紧接着就进入全面的防御和搜刮阶段——防御是针对伪明逆贼的,毕竟壕沟加炮台修起来,逆贼推进起来也是步履维艰,至于搜刮那更是理所当然的——当年后金在辽东搞“杀富户”、“杀穷鬼”早已轻车驾熟,现在无非是在朝鲜照葫芦画瓢再来一遍!
于是已经经历过战火摧残的朝鲜平安道、黄海道,以及京畿道的北半部,再一次遭到了近乎“竭泽而渔”的掠夺。话这种做法也是有先例的,当年后金在辽东就是杀“无粮尼堪”杀的太狠,以至于下一阶段劳动力严重不足,而当初“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再从关内抓一批奴隶,至于现在的解决办法……硕詹暂时还不想去思考。
朝鲜再怎么不堪,好歹也是个农业为主的国家,人口总量是入关前大清的数倍,哪有那么容易消耗光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硕詹是非常“奢侈”地在使用朝鲜的人力和物力,至于零星的反抗者?那好办!照着死里打就行!
在清军入侵的上一阶段中发了国难财的朝鲜官僚、地主,现在成了清军和鞑棒的重点掠夺的对象。聪明一点的主动“上供”,多少还能留下一点家底,不够聪明的负隅顽抗,堡垒被攻破之后那是啥都不会剩下。这种掠夺不仅仅在于陆上,也在海上,索尼在辽东进行的迁海令,在朝鲜一样要严格执行,至于那被收缴的船只,自然是直接归清军所有。
————分割线————
正当硕詹的军队不断清扫“父朝鲜”的海岸线,却始终找不到皮岛海寇的踪影,甚至从盛京传来的消息,也的是辽东“异常平静”之时,在“儿朝鲜”的地盘上,全面占领的工作正在迅速进行之中。
李淏在乙邦才的建议下,声称“父王被虏廷掠走,国不可一日无君”,然后开始谋划登基的事儿,或者更准确地,这也是他当前唯一能做的事情,毕竟王京汉城都在镇江侯军队的直接占领之下,关于怎么治理的事情……有他的发言权么?
也正因为如此,乙邦才、赵应元在汉城的后续一系列工作遇到的最大阻力居然是——李氏朝鲜极为糟糕的财政状况。话作为一个封建国家,李氏朝鲜的剥削率绝对是够高的,壬辰倭乱前高达百分之八十的农奴比例就是证明,但讽刺的是,如此丧心病狂的盘剥下,李氏朝鲜朝廷本身却穷的很,至于那些神秘失踪的财产到哪里去了呢?查一下那些官僚、权贵的家底就清楚了。
问题是无论是李淏还是他爹,由于枪杆不够硬,本身都是没有对手下官僚进行财务清查的能力的,倒是强大武力支持下的乙邦才、赵应元,在汉城好好过了一番抄家灭门的瘾。由于大量被侵吞的财产充公,李淏这边的财政情况反倒比他爹当政的时候有所改善……这种情况看似讽刺,其实在旧时间线上发生过至少两次——一是外国人控制海关改善了晚清的财政状况,二是英国人打败莫卧儿后改善了印度的财政状况,原因无他,是“被改善”的对象自身实在太烂了。
在本身就一片稀烂,被揍了一顿后反倒稀烂程度有所降低的李氏朝鲜王京,第一座昊天教的庙宇落成了。
d看就来更快q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