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 豫.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二十章 豫.乱
  边防二旅撤东川进行修整的事情很快便办妥了,陕州那边却出了些变故。

  今年河南全省连着夏秋两季粮食欠收,可是国府对于粮、税的要求依旧让人生畏。整整5亿斤军粮配额,再算上其他捐税,3000万河南民众,不论男女老幼、僧俗道尼,人人都要从嘴里省下两斗三升粮食才能完成委员长的要求。当然,这还是消减过的数字,如果是按照九月王曲军事会议前,征实小麦108万担、征购305万担万石的标准计算,怕是连政府的公职人员饿死几个。

  饶是如此,豫南灾区传来的消息也让各方大员们胆颤不已。南阳上蔡的一些乡镇里头,居然连保长们都出门逃荒了!要知道,保长、甲长纯粹属于地头蛇的角色,将家里需要缴纳的税款、粮食转嫁给治下百姓,已是半公开的“规矩”。天知道,灾情得严重到什么状态,才能将这些一向有法子的“土皇帝”们,逼的和老百姓一起离家逃荒。

  各种关于灾情的小道消息满天飞,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寻常百姓只晓得灾情严重、自家锅里的粮食已经不足以果腹。而留守洛阳的官员们,即使是没有路子的小人物,也有自己的法子判断灾情的真实状态。比如,洛阳城里灾民死亡人数每天都在增加,负责收尸的警察几乎忙不过来;比如,洛阳城外的人市上,一个15、6岁的大姑娘只要6斗麦子就能带走,那些生养过的小媳妇,姿色差的连4斗麦子都不值;比如,洛阳火车站满是逃难的灾民,搭火车奔陕西躲灾的人数,已由八月初每日3000人,增加至每日7000余人;再比如,洛阳火车站外一些包子铺里,客人买到了带小孩指甲的肉包子。

  整个河南的灾情都在持续恶化。为缓解愈发严重的粮食问题,河南省府的老爷们终究还是向一战区低头认了错。

  第一战区长官部也摆出了高姿态,在军地双方召开的紧急救灾会议上,蒋鼎文允诺出借后方的囤粮3万包,合计860万斤小麦用于救灾。另外,蒋鼎文和汤恩伯等将领还号召部队,每人每天节约一两粮食,计约小麦300万斤,用于开办粥厂。

  相较于庞大的灾民总量,军队提供的那点粮食实在支撑不了几顿。河南省府几乎日日都有新的政令发出,派人赴陕西购粮、命令各县将仓谷在1943年夏收之前全部散发给灾民、要求公务人员捐献口粮,甚至还有禁止大吃大喝的通令。正真让各方势力震动的是,省府还派出大批人手,准备查封各县大户人家的存粮,统一收归政府调配

  相对还有些收成的豫西各县,顿时成为了各方势力注目的焦点。那里不仅是军政大佬们寄以厚望的税源地,还是他们赖以完成军粮征收任务、保住个人乌纱帽的关键所在。所以,即便军地双方龌蹉不断,也没有什么人敢于轻易放弃这座大粮仓。

  按照河南省府开出的价码,即使秋粮再度减产,该征收的粮食一粒也不能少,甚至还要从严查处偷税漏税情况。

  早在今年初春时节,为扩大税源,省府针对各县土地组织了一次大清查。连主持清查行动的河南田赋管理处都没想到,光在陕县一地就清出了瞒报、降等上报的耕地68万亩。按照规定,园地及活水田为一等,每顷征粮6元;水浇地及上壤土为第二等,每顷征粮72元。以此类推,不便浇灌的坡地为第八等,每顷征收钱粮88元;第九等地为新开垦的荒地,所以暂不征粮。经查得知,各地保甲长及豪强劣绅,利用手中权力瞒报名下土地数量以偷税漏税,已成为极为普遍的现象。至于将名下田地降等申报的大户人家更是多如牛毛,或少缴、或不缴,为的就是能保住一家一姓的私利。据不完全统计,仅陕州清出的耕地就可以多征收6万元。按规矩算上摊派款、附加税、杂捐、兵差以及预征项目以后,省府和地方至少能有80多万进账。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