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我们的家在昆明1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五章 我们的家在昆明1 (2 / 5)
        益阳也是个历史名城,三国时,“关二爷单刀赴会”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里是通往大后方的交通要道,秦代就有咸阳(长安)经益阳通往两广的驿道。还有从长沙通往贵州的湘黔大道全长612公里和通往四川的川湘公路全长1390公里,都是抗战前紧急修成的,为了抢工期,民工技师共伤亡了6000余人。

        晚上,大家就住在汽车路上的清江旅社,赵诚决定在益阳修整几天再走。无他,中午的腊肉不干净,几个家伙都在拉稀。赵诚看见了腊肉上有苍蝇,根本就没下筷子,所以躲过劫。去药房给吃货们请来了大夫,伺候他们喝了药,大家累了天,都早早的睡下了。

        第二天早上,吃货们依然手软脚软,但是已经不跑茅房了,赵诚让他们躺着休息,自己个人去街上闲逛。

        日本人还没有顾得上这里,所以益阳古城里依旧繁华,长长的麻石街上商铺林立,街面上的商号的牌子眼望不到头。在卖煤油的店里赵诚还遇见了熟人,老板过年的时候就是从自己这里进的货;布店里也看到了自己卖的日本花布,老板还起了威风的名字,“常胜”牌。

        掏钱买了百瓶五粮液,前世喝不起,乘着身上有钱多买些,留着慢慢喝。付了钱,小伙计推着小车直接把东西送去旅馆,服务态度真是没话说。街上有不少药店,发烧感冒、头疼拉稀的药都有,路太远,老板听说客人准备去昆明,还特意推荐了蛇药和治瘴气的药,反正不差钱,干脆多备些。

        挑了家干净的饭馆吃的中饭,楼倚河边建,河水楼下流。菜好,风景也好。擂茶、河鱼、豆浆晶、豆腐花、松花皮蛋,流水般的端了上来。滋味比昨天的路边店,好的不是个事,帮倒霉孩子,没口福啊!

        老板还帮着叫来了唱曲的小班子,正宗的益阳花鼓戏《三女抢板》,赵诚听不出好坏,但是看着临桌的客人听摇头晃脑,直接拍了两块银元的赏钱在桌上,客人们不看戏了,开始像看傻子样盯着赵诚。结帐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真的给多了,桌菜折成银元才六毛。哥有钱,不在乎。昂着头就出了门。

        街上有家太和书店,里面的书还挺齐全,自己买了三国演义和本草纲目。给旅社里的那帮家伙买了堆小人书,教了年半,他们最多只能认识二百多个字,也就凑合着看看这种低级读物。

        晚上,赵诚依旧大鱼大肉,其他人只能捧着饭碗在喝稀饭,大夫说了,他们只能吃清淡的。

        第二天,病号们继续在家休息,赵长官独自去了茶社,昨天的擂茶感觉不错,今天继续。路上买了锅碗瓢盆和堆调料,再往前走说不定就得自己做饭了。帐篷和蚊帐也做了准备,万要睡在荒郊野外,没有这些东西会出人命。

        吃完饭的时候,兵变发生了,那帮吃货直要求吃荤的,赵诚没有办法,只能让老板给他们做皮蛋瘦肉粥。

        当大家准备继续上路的时候,生意又上门了。饭店老板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他们车上有盐,特地跑上门来求购。益阳的盐也限购,日本人封锁长江后,现在吃的都是四川运出来的井盐。虽然价格不高,可是不能按时配给,这让开饭馆的怎么活。听说武汉失守前,武汉贮存的常备盐,除部分运到了长沙,其余的几十万旦盐都让**专员刘翔侵吞了,据说湖北省主席陈诚从中捞足了好处。

        赵诚没有收钱,他把百斤盐换了四十斤腊肉,是正经的好腊肉。路上逃难的人太多,天知道能不能买到吃的。至于剩下的盐,老板们说了,贵州那头才是真缺盐,有的地方,盐比大洋和烟土都好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