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5章高调,阳谋 (4 / 5)
既然是秘密迎接,那就不能让太多人知道邹衍前来邯郸的事,所以连开大殿接见这样的礼仪程序都免了,在邹衍到达邯郸之后的第二天,他便被带进王宫跟赵王、赵胜、两位相邦佐贰以及大将军开了一次级别最高,参加人数最少的秘密会议。
邹衍是战国名家,邹国宗室,早先修习儒术,后来改攻阴阳五行学说,与用墨道解释法家的陈骈等人殊途同归,一生追求用阴阳五行来诠释儒家学说,算是儒家学派里一个较为特别的分支。
齐宣王时邹衍曾讲学于稷下学宫,齐闵王继位以后,邹衍看到齐国日渐奢靡骄纵,于是离开稷下学宫北赴燕国,得到了燕昭王的重用,被拜为上卿,视为心腹。这次前来邯郸正是奉燕王所命,准备趁齐国得罪了天下各国的机会,游说各国合纵攻齐。
邹衍此行的目的赵国方面早在他来邯郸的路上就已经猜了个**不离十,不过当时赵胜做了“缩头乌龟”,一直躲在府里什么也不表态,所以赵王和虞卿、徐韩为、牛翦他们秘密商议了几次,都觉得齐国灭宋之后势力更强,而各国既要防齐又要防秦,利益各不相同,各怀鬼胎之下此时并不是对齐的最佳时机,所以一致同意采取消极自保态度,
这个决定通过徐韩为传给了赵胜,本来的意思是想听听他的看法,谁想赵胜放假期间绝不管外事,一句话就遮了过去——等邹衍到了邯郸以后再说。这态度相当暧昧,很难听出是支持还是反对合纵对齐,不过庙堂之人都明白临机之变的可能性很大,所以赵王他们也能理解赵胜的想法,自然是……到时候再说了,总之在做出最后决定之前还是以自保为主,决不去当出头鸟轻易得罪齐国。
赵国方面是模棱两可,可人家邹衍奉了燕王的命令,却要态度坚决,不管赵王尊座下手的那位刚刚完婚的赵国相邦是在闭目细听还是在打瞌睡,他都得把利弊一条条的摆清楚。
“……齐国灭宋,国势必然大增,只不过一时急缓罢了。在下知道赵魏韩三晋西对秦,东对齐,两强夹持极是难办,但趁此齐国未靖之时伐之或许还有几分把握,若是等齐国安定了宋国,今后便再无机会了。魏楚两国为齐国所制,必然会赞同合纵,只要赵国……”
“邹上卿。”
没等邹衍说完,一直炯炯有神的虞卿忽然打断了他的话,呵呵笑道,
“齐国无端灭宋,天下无不愤愤。在下深知贵国这些年谨慎事齐,其实胸中却常怀国恨,趁此机会伐齐自然无不可,只是魏楚固然深恨齐国,但与我赵国相同,都是身后受制于秦国,欲投鼠而忌其器,固然有灭齐的心,可秦齐连横刚刚解除,赵国深怕再将两国逼到一起,却又不易当真对齐国做什么,此事确实有些难办,还请邹上卿明察。”
“呵呵,虞上卿这些话有些试探在下了。”
邹衍号称谈天衍,在稷下学宫的时候就以“尽言天事”闻名于世,那胸中沟壑深到了什么程度可见一般,他深知各国各怀鬼胎,但要是不借助各国的力量,以燕国之力根本不可能对付齐国,所以这次出使做准了把话挑明的态度,根本不准备用那些绕来绕去的花花肠子,见虞卿也跟他来直枪明剑,干脆呵呵一笑,直接点出了虞卿话里的漏洞,
“秦国当初与齐国连横对赵是为了利不假,若是能一举败赵威慑群国他们自然会再次连横,但如今的情形却不是这么简单,宋国当初为对付齐国一向倚赖秦魏楚三国,与秦国向有盟约,而秦齐连横图赵的时候,贵国左右周旋,能从宋国借到的力却也不多,秦齐最后败盟与宋国根本没有什么牵连。那时候他们尚且不敢撇开韩魏楚燕单独对赵,如今齐国极多军力困在定陶、睢阳,这连横更是无从说起。
以秦国一国之力,隔着韩魏难在贵国身上找到便宜,若是抛却道义再去跟齐国连横,从而得罪天下各国实在得不偿失,这才是真正的欲投鼠而忌其器。若是赵国能与燕国合力游说秦国,秦王能重得颜面,又因有秦宋之盟牵着他们,必然会答应参与合纵,到时候韩国绝无不跟从的道理,这样一来魏楚压力促减,合纵之势便可以一蹴而成了。还请赵王与各位上卿慎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